當前,我國正處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國際上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保護主義、單邊主義上升,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在“兩個大局”同步交織、相互激蕩的時間節點,“世界將向何處去、中國將如何發展”這一具有全局性戰略性意義的時代命題應時而生。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和視察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鮮明而深刻地回應了這一時代命題:在更高起點上推進改革開放,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新成果,是對中國與世界關系歷史性變化的現實應答。
廣東是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先行地、實驗區,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要當仁不讓地扛起引領中國更高起點改革開放的旗幟,率先實現總書記賦予廣東“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國前列、創造新的輝煌”的總定位、總目標,堅定不移地做到“三個引領”——引領更大的開放、引領更高的創新、引領更強的干勁。
第一,引領更大的開放。當年黨和國家批準設置經濟特區,明確要求發揮經濟特區對全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窗口和示范帶動作用。深圳不負眾望,成為中國影響最大、建設最好的經濟特區,創造了世界工業化、城市化、現代化的奇跡,英國《經濟學》雜志評價說:“全世界超過4000個經濟特區,頭號成功典范莫過于‘深圳奇跡’。”今天,黨中央對深圳改革開放、創新發展更是寄予厚望,出臺了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意見以及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方案,明確支持深圳高舉新時代改革開放旗幟,在更高起點、更高層次、更高目標上推進改革開放。
經濟全球化是當今世界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中國一直是經濟全球化堅定的倡導者和維護者,積極推動各方共同促進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場合強調:中國改革的方向不會逆轉,只會不斷深化;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中國倡導并積極推進“一帶一路”建設,順利簽署《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并對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CPTPP)持積極開放態度。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著眼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制定的“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深圳要乘勢而上,發揮好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重要引擎作用,建設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創建好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城市范例,成為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擴大開放的引領者。
第二,引領更高的創新。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更是把創新確立為新發展理念之首。我們必須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敢于思想創新、善于制度創新、精于科技創新,昂首邁向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
創新是深圳的基因與名片,福布斯中國發布的“創新力最強的30個城市”榜單上,深圳位列榜首。深圳要引領更高的創新,首先要敢于在思想上創新。要堅持推進思想革命,勤于學習,向理論學習、向實踐學習,不斷釋放人的創新潛能;永葆“闖”的精神,傳承“殺出一條血路”的巨大勇氣,敢闖敢試、敢為人先,不斷解放思想,用創新的思維和辦法應對、解決前進路上的新情況、新問題,創造出更多的創新紅利。其次,要善于進行制度創新。中央支持深圳實施綜合改革試點,以清單批量授權方式賦予深圳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上更多自主權,深圳要探索推出重要領域的重大改革措施,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重大制度創新成果,進一步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為率先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提供更加有效的制度樣本。再次,精于科技創新。黨的十八大提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創新驅動的核心是科技創新。要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要抓住科技創新這一“牛鼻子”,保持高新技術企業創新能力持續提升,打造更多華為、中興、騰訊、大疆等全球知名企業。同時,要尊重人民群眾首創精神,不斷從人民群眾中汲取經濟特區發展的創新創造活力。
第三,引領更強的干勁。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他還在多個場合提出“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新時代是奮斗者的時代”“擼起袖子加油干”。深圳的滄桑巨變恰恰是一代又一代建設者拼搏奮斗干出來的。深圳一直被看作“改革、創新、速度、技術”的代名詞,但是深圳也有自己的痛點、面臨諸多挑戰,深圳人正是常懷居安思危的憂患意識和危機感,發揮“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埋頭苦干”的特區精神才成就今天的輝煌。
今天的深圳,肩負著新時代黨中央賦予的“率先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歷史使命,更要以新時代“拓荒牛”的干勁,永葆“闖”的精神、“創”的勁頭與“干”的作風引領新發展,以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風雨無阻的精神狀態把廣東改革開放事業不斷推向前進,以新擔當、新作為推動總定位、總目標率先實現奠定堅實的基礎、作出關鍵的貢獻,努力續寫更多“春天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