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惠安社區,總能見到身穿“紅馬甲”的志愿者,他們奔波在社區的各個角落,形成了一道流動的紅色風景線。
46歲的閆草紅是惠安社區一位普通的居民。因丈夫離世,兒子在外地上學,大多時間家中只有她一個人。在社區志愿者的帶動下,她主動加入其中。每天除了打掃社區衛生外,還為孤寡老人送去力所能及的幫助。
志愿者閆草紅說,我是惠安社區(一名)志愿者,成為志愿者已經好幾年了,平時打掃衛生,閑暇時幫助老人,老人需要啥,我們幫助啥。尤其在去年疫情期間,我們對社區樓道進行消毒,給隔離人員送去米、面、油。人家需要啥我們就送啥。感覺這幾年志愿者工作讓我收獲很多,一方面充實了自己的生活,另一方面也明白了自己的職責和意義。
“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明天”。正是像閆草紅這樣一群有愛心的志愿者的帶動下,惠安社區逐漸形成了“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志愿服務好風尚。
今年22歲的楊蓉蓉是一名大二學生,平日為人熱心的她對成為一名志愿者報有很高熱情,每逢寒暑假,她都會加入到志愿者服務的隊伍中,為社區工作盡自己的一份力量。
楊蓉蓉說,首先我很慶幸我可以作為一名志愿者,我主要負責統計通過車輛數量以及在社區中負責外出人口的統計,詢問他們的身體健康情況和他們的生活狀況、打掃衛生,也深刻體會到了當代青年的責任與擔當。
惠安社區在努力為居民做好服務,打造安全、和諧的暖心服務站的同時,長期開展“保護環境,愛我惠安”的志愿服務活動。每月舉行一次環境保護活動,常期開展志愿者“一對一”扶弱幫困活動。不僅讓社區居民在思想上發生了改變,也贏得了良好的口碑。在2019年全國學雷鋒志愿服務“四個100”和自治區學雷鋒志愿服務“四個十佳”先進典型名單評選中,惠安社區成功入選全區“最美志愿服務社區”。
社區工作者牛彩霞說,咱們惠安社區一共有32名志愿者,他們(平時的工作)主要是宣傳國家的法律法規、政策和家風家教等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有時候也幫助我們社區工作者開展大摸排、關心特殊人群、在節假日開展“獻愛心、送溫暖”等一系列活動。志愿者們互幫互助,溫暖有愛。他們就像是一道靚麗的風景線,溫暖了整個社區。
為豐富社區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志愿者聯合社區工作者舉辦過“濃情端午、傳承文明”端午聯歡活動、“鄰里守望心連心,和諧一家親”冬至包餃子等活動;疫情防控期間,志愿者積極協助社區網格員對小區出入人員進行掃碼登記,在樓道內張貼防疫宣傳公告,向居民宣講疫情防控有關政策措施;逢年過節,志愿者還會為獨居老人端去一碗熱飯,詢問生活近況。志愿者的默默付出被社區居民看在眼里,記在心上,一顆顆“愛心”的種子在他們心里慢慢發芽生長。
“有困難找志愿者,有時間做志愿者”的理念早已植入惠安社區每位居民心中,2020年惠安社區被自治區文明辦評為全區“最美志愿服務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