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生命之源、生產之要、生態之基。縣委明確提出“要效益興水利”的工作思路,在西吉大地上,一座座水利工程從無到有、從小到大;一個個水利項目拔地而起、潤澤山川;一條條河流清澈見底、歡快流淌;一股股清水進村入戶、潤澤萬家,一幅治水興水、節水護水、人水和諧的美麗畫卷展現眼前。
張家溝水庫工程是解決我縣水資源供需平衡矛盾,配套建設的引水支線,設計自何家溝水庫引水至我縣張家溝水庫進行調蓄,用于解決干旱年全縣城鄉生活和產業用水的問題。在項目施工現場,數十臺大型機械削坡筑基、取土運輸,掩藏于兩山之間的水庫雛形漸顯。輸水隧洞已經開挖,同步進行底板澆筑,各項施工正在有序進行,現場一幅大干快上的項目施工場景。
張家溝水庫作為“引黃入西”調蓄水庫,將黃河水引入我縣,計劃年輸水1165萬立方米。工程竣工后,通過與現有水資源統籌調配,將進一步改變我縣單一水源現狀,形成雙水源供水。
錨定目標,奮力攻堅,一批“興水利民”工程正強力推進,為推動我縣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大動力。葫蘆河中下游片區農村供水保障提升工程計劃鋪設供水管道39.76千米,項目供水范圍涉及將臺、興隆等6鄉鎮95個行政村。在項目施工現場,工程車正在開挖管溝,工人們緊張有序地進行壓土、焊接和鋪設供水管道。
要效益興水利,缺水和干旱一直是制約我縣發展的最大瓶頸,境內大部分地區沒有平地沃野之益和灌溉之利。我縣通過加快現代水網體系建設,實施了城鄉飲水安全、水旱災害防御等工程,切實解決了全縣人畜飲水難的問題。但作為農業大縣,水資源制約依然突出,為此我縣興修水利保障民生,重點做好“除險加固、清淤擴容、聯蓄聯調”文章,著力打造水利全要素+產業融合發展示范點,鼓勵支持新型經營主體,采取“低水高用、引水上山”的辦法,發展高效節水農業,農業產業發展強勢崛起。
大莊小流域綜合治理工程目前正在進行梯田工程、道路工程、生態護岸工程及林草和封育治理工程建設,該項目把水土保持綜合治理與產業發展、生態與經濟效益相結合,為農業產業發展,群眾增收提供了堅實保障。
城市因水而興,產業因水而旺、群眾因水而富。我縣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統籌水安全、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系統治理,大興水利工程,做好“水文章”,推動新階段水利事業高質量發展,為加快建設農業強縣,全力創建國家鄉村振興示范縣提供了堅實的水利支撐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