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年的調研,我最深的一個感受就是,農民工群體對更好工作環境的追求愈發強烈,這不僅要求個人及時跟上時代變化,更要求傳統產業加速轉型升級。”3月3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建五局總承包公司項目質量總監鄒彬在接受“學習強國”采訪時這樣說道。
今年是鄒彬第8次參加全國兩會,他繼續聚焦農民工群體,提出推動農民工向新型產業工人轉型的建議。鄒彬說:“我自己就是農民工,我是被農民工選出來的人大代表,我希望我的建議能夠為農民工群體帶來好的變化。”
“推動農民工向新型產業工人轉型,需要行業和個人的雙重發力。”在鄒彬看來,一方面要加強政策支持與環境營造,推動傳統產業升級的系統化集成設計和標準化設計,轉型升級不僅是技術層面的革新,還包括管理模式和行業標準的更新。另一方面,要推進完善產業工人技能培養體系,幫助產業工人適應新型工業化發展需求,既包括新生代產業工人的職業教育,也包括在職產業工人的知識升級,更包括老齡產業工人的技能轉型。通過形成合力,面向傳統產業領域培養一批數字化轉型人才、先進制造技術人才和高素質的工程師隊伍。
從農民工職業技能培訓到保障農民工群體權益,再到聚焦農民工向新型產業工人轉型,鄒彬過去提出的多項建議被采納回復。談及八年前當選為人大代表時,鄒彬說“不知道自己該怎樣當好一名人大代表”。為此,他找老代表請教,和工友交流,也曾焦慮到“睡不著覺”。在扎根一線履職的過程中,他始終聚焦“農民工”群體,以“泥土里長出的建議”推動相關政策不斷完善。鄒彬說,“隨著對于農民工群體的認識越深入,改善這個群體境遇的心情就越迫切,越覺得責任重大。”
2020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長沙主持召開基層代表座談會,鄒彬向習近平總書記當面匯報推動農民工向新型建筑產業工人轉型的相關建議。同年12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12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加快培育新時代建筑產業工人隊伍的指導意見》,鄒彬的多項建議再次被采納。
在為今年兩會提出建議的調研過程中,中建五局焊接工程師李發平的故事令鄒彬感慨。鄒彬介紹,李發平此前在工地上做焊接零工,長期一人在外,雖是有七八年手藝的老師傅,但生活卻得不到保障。進入中建魔方移動加工廠后,李發平不但快速成長為技術能手,生活也逐步穩定下來,他向鄒彬分享現在的生活,“靠老婆孩子近,終于有了小家的感覺。”鄒彬說,這正是傳統產業升級帶動農民工轉型的一個縮影。
“2018年我第一次參加全國兩會,給大家帶上去的建議就是提高對農民工群體的關注、加強工會福利,后來的每一年,我都帶著大家不同的期望參會,每次都收到了正式的回復,在政策上、在生活中也看到了很多讓人高興的變化。”歷年建議獲得落實的生動展現,也讓鄒彬更加深刻、真切地體會到“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這句話的意義。
從農民工中來,到農民工中去。今年是鄒彬履職全國人大代表的第八個年頭,從最初“為工友說話”的樸素愿望,到推動國家層面制度設計;從關注工資發放等生存權益,到聚焦職業發展、社會認同等深層需求;從解決具體問題,到參與塑造產業工人隊伍建設的中國方案。8年10余份建議都與農民工有關,從“保基本”到“謀長遠”,從“解難題”到“促轉型”,既見證著農民工群體相關政策的改變和現實境遇的改善,更映照出全過程人民民主在基層實踐的生動脈絡。
將青年思政課深入到農民工群體,提升農民工群體的認知水平和精神素養,也是鄒彬關注產業工人轉型的重要內容之一,而鄒彬自己也成為了思政課堂中的生動案例。2023年,“學習強國”學習平臺曾推出《強國思政課》系列節目,鄒彬作為青年代表的典型出現在第一期《做新時代好青年》節目中,從“小泥瓦匠”到全國人大代表,鄒彬的奮斗故事激勵著許多青年朋友。
“我們青年要有把小事當成大事干的擔當,中國高質量發展的每一步都需要我們像釘釘子一樣,在平凡崗位上扎扎實實做好每一件小事。”在此次采訪中,鄒彬說,新時代的青年要敢于創新,不僅成為新時代發展的受益者,也可以成為新時代發展的推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