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浴著精準扶貧的政策陽光,近幾年來,在自治區人社廳的鼎力扶持下,燕李村通過“全贈半返”+“返租代養”養羊模式輻射帶動和示范引領,讓農戶圈舍里的羊只有了規模,村集體經濟逐年壯大,群眾增收致富路越走越寬,生產生活條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燕李村位于西吉縣田坪鄉西南部,與甘肅省會寧縣接壤,全村轄7個自然組,有耕地14867畝。從2014年起,自治區人社廳開始定點幫扶燕李村,當時全村戶籍人口272戶1151人,有建檔立卡貧困戶90戶422人。燕李村窮,但荒地多,人均耕地面積13.7畝。2014年3月,自治區人社廳深入燕李村實地考察,動員村民種草養畜,發展致富產業。 “考慮到養羊技術不甚復雜、勞動強度不大、羊肉市場相對穩定,于是決定引導農民廣種飼草,發展養羊產業。”負責燕李村幫扶工作的人社廳副巡視員馬繼凱說,選項目也是一種考驗,符合村情實際是根本。各家致貧原因都有所不同,但是經過駐村工作隊前期摸排,動員有意愿、有條件、有能力的貧困戶發展養殖業。花小錢辦好事,這才叫智慧。如何用有限的資金撬動發展、如何調動村民的積極性,種養什么品種一時間成為難題。經過駐村扶貧工作隊考察論證,最終確定母羊為小尾寒羊,公羊為灘羊,原因是產羔率高、易成活、肉質好。 “對貧困戶量體裁衣,扶貧項目做到精準、公平是關鍵。”燕李村駐村第一書記凌東哲說,從無到有啟動一個項目,如何讓養羊產業獲得不斷自我造血的能力?扶貧干部絞盡腦汁,最終想出了全贈半返循環養羊這種模式。最初由自治區人社廳籌集社會資金20萬元,廳機關干部職工捐款3.2萬元,作為項目啟動資金。項目自2014年6月啟動,分三期三年完成。每期選定扶貧對象30戶,根據全贈半返循環養殖模式順次對接:人社廳購得能繁種基礎母羊,第一期確定30戶養殖戶,每戶贈送8只基礎母羊和1只種公羊。首期受贈貧困戶養殖一年后,返給第二期養殖戶4只母羊,其余母羊及羊羔將歸第一期養殖戶所有。人社廳給第二期養殖戶另補5只母羊和1只公羊,一年后再返給第三期養殖戶4只母羊。人社廳再給第三期養殖戶另補6只母羊和1只公羊,一年后把4只母羊交村集體所有。 第一批養殖戶如何確定也是經過一番篩選的,針對有圈舍、有勞力、意愿強烈的農戶優先實施,后兩批逐步增加羊只數量,做到了公平公正。燕李村“全贈半返循環養羊”項目啟動前,田坪鄉、燕李村、養殖戶、接養戶簽訂四方協議,采取農戶盯農戶的方式互相監督。經過項目篩選、模式設計、組織實施、技術培訓、產業培育5個階段,到2017年5月,自治區人社廳分三期投放548只基礎母羊和87只公羊給87家養殖戶,共投資56多萬元,實現了有條件有意愿的貧困戶養羊全覆蓋。 項目首批30戶270只羊于2014年7月全部投放到位。貧困戶李玉剛很幸運地被選為第一期養殖戶,沒花一分錢就得到了9只羊。“按當時市場價,一只母羊850元,種公羊1500元,9只羊8300元。”李玉剛心里樂開了花。2015年10月后,8只母羊下了19只羊羔。此后,李玉剛的養羊致富路越走越寬。2017年,他分11次賣羊34只,收入一萬多元;2018年,分10次賣羊58只,收入30770元;2019年,分5次賣羊29只,收入17780元;2020年已經賣出7只收入5300元,如今圈里還有大小羊46只,這是李玉剛精心篩選留下來繼續發展養殖業的本錢。“1只基礎母羊2年能產3茬羔,平均按6只羊羔算,預計可產羔90只左右,按目前一只800元的價格,收入可達7萬多元,減去成本純收入達4萬多元。”李玉剛談起養羊經歷滿是興奮。 貧困戶李虎忠是第二批養羊受益戶,2015年領到10只羊后,加上自家原有的16只羊,開始滾動發展養殖業,如今存欄36只羊。他掰著手指頭細算近幾年賣羊的利潤:2017年收入8000元,2018年收入9000元,2019年收入1萬元,今年羊價高,已經收入1.2萬元。在燕李村像李玉剛、李虎忠等這樣的貧困戶,通過養羊增加收入,日子越過越紅火。經過歷年動態調整,截至2019年12月,全村已脫貧85戶404人,僅有2戶10人因病未能脫貧。 貧困戶的羊配發到位后,返給村集體的羊怎么飼養才有效益。起初,由村集體集中飼養,效益大打折扣,一時間又回到大鍋飯時代,這又是擺在駐村干部面前一道難題。經過一段時間的琢磨,在“全贈半返”的基礎上提出了“返租代養”模式,把村集體的羊租給有意愿的農戶飼養,這樣村集體資產不僅能夠“保值”,還能增加村民收入,實現集體和農戶雙贏。凌東哲介紹,截至今年3月,燕李村已產羔6469只,羊只累計7104只,按目前每只1000元計,新增資產710.4萬元,戶均增資9.1萬元;已出欄4719只,按每只800元計算,總收入377.5萬余元;戶均5萬元,全村現有存欄2440只。 “‘全贈半返’+‘返租代養’構建主導產業,憑借有限扶貧資金撬動養殖產業發展,燕李村集體經濟發展迅速,2019年人均純收入9210元。”燕李村支書孔耀斌說,村集體現有200只基礎母羊返租給20戶村民代養,收入2萬元。2019年10月,西吉縣撥款100萬元支持“返租代養”擴大規模,目前已發放購羊款91萬元,村集體收入5萬元。另外,加上人社廳購買的農機具總承包收入1.2萬元,光伏發電項目收入2萬元,互助資金利息收入7.9萬元,村集體總收入18.1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