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7日中國共產黨寧夏回族自治區第十二屆委員會第十二次全體會議通過)
中國共產黨寧夏回族自治區第十二屆委員會第十二次全體會議,于2020年12月6日至7日在銀川舉行。
出席這次全會的有,自治區黨委委員64人,候補委員6人。自治區紀委委員和有關方面負責同志列席會議。黨的十九大代表、自治區第十二次黨代會代表中的部分基層同志也列席會議。 全會由自治區黨委常委會主持。自治區黨委書記陳潤兒作了講話。 全會聽取和討論了陳潤兒受自治區黨委常委會委托作的工作報告,審議通過了《中共寧夏回族自治區委員會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陳潤兒就《建議(討論稿)》向全會作了說明。 全會充分肯定自治區黨委十二屆九次全會以來常委會的工作。一致認為,一年來,面對國際國內形勢的深刻變化,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沖擊,常委會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堅決貫徹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寧夏重要講話精神,以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團結帶領全區廣大干部群眾,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全力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加快補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短板,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盼,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加強和改進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推動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縱深發展,守好促進民族團結、維護政治安全、改善生態環境“三條生命線”,走好一條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子,美麗新寧夏建設邁出新的重大步伐。 全會高度評價全區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的決定性成就。“十三五”時期,全區各項事業發展取得重大成就,“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即將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 ●經濟實力持續增強,地區生產總值實現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標; ●脫貧攻堅如期摘帽,9個貧困縣全部摘帽,62.4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改革開放深入推進,重點改革任務全面推進,開放型經濟不斷發展; ●基礎設施日益完善,一批水電路氣訊等基礎設施建成投運; ●生態環境明顯改善,生態文明機制不斷完善; ●民生水平大幅提升,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了一番,教育、衛生、文化和社會保障服務體系不斷完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 ●社會治理成效顯著,重點領域基層治理創新推進,法治建設、平安建設水平進一步提高; ●黨的建設縱深推進,黨風政風持續好轉,政治生態持續向好。 全區上下要再接再厲、一鼓作氣,打贏脫貧攻堅決勝戰、打勝全面小康收官戰、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為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奠定堅實基礎。 全會深入分析了新發展階段寧夏面臨的新機遇新挑戰,認為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進入加速演變期、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步入加快推進期,寧夏面臨的機遇和挑戰都有新的發展變化。我國發展仍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繼續發展具有多方面優勢和條件,黨中央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支持寧夏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寧夏發展的戰略機遇千載難逢。同時,寧夏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依然突出,經濟發展方式粗放,資源環境約束趨緊,增長動能后勁不足,民生保障存在短板,改革發展穩定的任務繁重艱巨。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寧夏處在肩負時代重任、應對風險挑戰、實現更大發展的關鍵時期。全區上下要堅定信心、振奮精神,深刻認識寧夏發展面臨的新機遇新挑戰,立足區情實際、保持戰略定力,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服務全國大局、辦好寧夏的事,在危機中育先機、于變局中開新局。 全會提出了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這就是,堅定不移用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寧夏重要講話精神統一思想、統攬全局、統領發展,把建設經濟繁榮、民族團結、環境優美、人民富裕的美麗新寧夏作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奮斗目標。經濟繁榮實現大跨越,年均經濟增速高于全國平均水平、經濟總量比2020年翻一番以上,人均地區生產總值趕上全國平均水平,基本實現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民族團結實現大進步,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扎根全民,民族關系團結和諧,宗教關系和順健康,基本實現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環境優美實現大改善,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取得重大戰略成果,廣泛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生態環境根本轉變、持續向好。人民富裕實現大提升,城鄉居民人均收入達到全國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實現水平走在全國前列,在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實現共同富裕上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 全會提出了“十四五”時期全區經濟社會發展指導思想和必須遵循的原則,強調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寧夏重要講話精神,按照“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為時代使命,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統籌發展和安全,主動融入新發展格局,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扎實推進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堅決守好“三條生命線”、走出一條新路子,繼續建設經濟繁榮民族團結環境優美人民富裕的美麗新寧夏,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開好局、起好步。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深化改革開放,堅持科學系統觀念。 全會提出了“十四五”時期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這就是,經濟實力明顯提升,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速高于全國平均水平1個百分點,產業布局區域化效益顯現、產業基礎高級化特征凸顯、產業發展現代化水平提升;改革開放明顯突破,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取得重大突破,營商環境建設走在全國前列,開放型經濟新體制不斷完善;社會文明明顯進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全民思想道德素質明顯躍升、科學文化素質持續上升、身心健康素質穩步提升;生態環境明顯改善,森林覆蓋率達到20%,黃河干流斷面水質保持Ⅱ類進Ⅱ類出,環境空氣質量穩定達到國家二級標準;民生水平明顯提高,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與經濟發展實現同步增長,收入水平走在西北地區前列,基本公共服務水平達到全國中上水平;治理效能明顯增強,基層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總體走在西部地區前列,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深度推進,宗教中國化方向深入推進,發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 全會提出,奮力擔當時代新使命,努力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積極服務國家大戰略,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推動先行區建設取得階段性重要成果。把握戰略定位,建設河段堤防安全標準區、生態保護修復示范區、環境污染防治率先區、經濟轉型發展創新區、黃河文化傳承彰顯區,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落實總體布局,建設黃河生態經濟帶和北部綠色發展區、中部封育保護區、南部水源涵養區。堅持率先突破,加快建立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機制、構建環境污染系統治理制度、探索生態保護修復模式、建設特色優勢現代產業體系。 全會提出,堅持把發展質量問題擺在更為突出位置,把新發展理念貫穿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 ●要強化創新驅動戰略引領作用,大力實施科教興寧戰略、人才強區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堅持走協同創新之路,加強科技力量建設,提升企業創新能力,激發人才創新活力,營造良好創新生態,打造區域有影響力的創新中心,著力塑造經濟社會發展新優勢。 ●要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大力推進制造強區、質量強區,培育壯大先進制造業,提質發展高效種養業,提檔升級現代服務業,加快推進數字化發展,重點發展電子信息、新型材料、綠色食品、清潔能源、葡萄酒、枸杞、奶產業、肉牛和灘羊、文化旅游產業,實施黃河黑山峽河段開發、“三山”生態保護和修復、銀川至太原高鐵、河東機場改擴建等“十大工程項目”,建設現代化基礎設施,推動經濟發展實現量的合理增長和質的穩步提升。 ●要主動融入新發展格局,立足全國、協同區域、服務大局,全面融入循環體系,大力促進消費升級,不斷拓展投資空間,增強經濟發展協同性和高效率。 ●要全面深化改革,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建立現代財稅金融體制,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持續增強發展新動力。 ●要擴大對外開放,實施開放帶動戰略,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建設,積極擴大對內對外開放,全面提升外資外貿質量,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開拓合作共贏新局面。 ●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夯實農業發展基礎,實施鄉村建設行動,持續深化農村改革,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要優化國土空間布局,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大力實施新型城鎮化戰略,健全國土空間規劃體系,構建區域協調發展格局,促進城鄉融合一體發展。 ●要推進文化事業繁榮發展,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作用,著力提高社會文明程度,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加快發展現代文化產業,構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 ●要堅持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全面落實可持續發展戰略,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持續改善環境質量,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守好改善生態環境生命線。 ●要改善人民生活品質,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大力實施百萬移民致富提升、城鄉居民收入提升、基礎教育質量提升、全民健康水平提升“四大提升行動”,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強化就業優先政策,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全面推進健康寧夏建設,健全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提高社會建設水平。 ●要科學統籌發展和安全,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堅決維護國家政治安全,保持社會和諧穩定,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寧夏。 全會要求,凝聚全區各族人民磅礴偉力,為實現“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不懈奮斗。堅定維護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加強黨的政治建設、干部隊伍建設、組織建設、紀律作風建設。推進社會主義政治建設,堅持和落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加強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守好促進民族團結生命線。發揮工青婦等人民團體作用,完善國防動員體系。 全會強調,全區各級黨組織和黨員領導干部要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上來,把智慧和力量匯聚到自治區黨委確定的“十四五”發展目標任務上來,切實把這次全會的各項部署落到實處。要自覺站位新發展階段,把握大勢、擔當使命。統籌“兩個大局”,深刻認識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帶來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認識錯綜復雜的國際國內環境帶來的新矛盾新問題,積極搶抓供給體系重建、發展格局重構、競爭優勢重塑帶來的新機遇,主動應對外部環境不確定不穩定因素增加、內部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突出、區域經濟發展的差距帶來巨大壓力的新挑戰,堅定擔當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使命。 全會強調,要堅定貫徹新發展理念,緊扣主題、增創優勢。緊緊扭住新發展理念推動發展,切實貫穿到“十四五”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過程。要緊扣主題、推動高質量發展,推動發展方式從規模速度為主轉向量的增長質的提升并重、結構調整從增量擴能為主轉向調整存量做優增量并重、增長動力從要素投入為主轉向要素拉動創新驅動并重。要錨定關鍵、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打基礎、增強創新力量,抓主體、提升創新能力,聚人才、激發創新活力,優環境、營造創新生態。要扭住重點、做大做強實體經濟,提升產業發展水平,增強產業發展動能,強化產業發展支撐。要嚴守紅線、保護改善生態環境,堅持系統治理、源頭治理、科學治理,“控總量”“減存量”“增綠量”,培厚綠色發展底色。要抓好統籌、推進區域協調發展,推進規劃、產業、城鄉、基礎設施一體化。要順應期待、促進人民共同富裕,統籌抓好就業、教育、醫療、社保、養老等民生事業,加快補齊短板弱項,提升民生水平。 全會強調,要主動融入新發展格局,找準定位、靶向發力。找準融入新發展格局的切入點、結合點、著力點,在服務全國新發展格局中不斷提升自身發展水平。要立足擴大內需、深度融入“兩個循環”體系,構建現代流通、多元消費、有效投資體系,貫通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要堅持市場導向、不斷增強供需的適配性,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增強供需的平衡性、適應性、靈活性,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價值鏈與全國大市場全方位對接、深層次融合。要持續深化改革、建設有效市場有為政府,運用改革思維和改革辦法,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健全完善市場體系,提升政府服務效能。要內外開放并舉、發展高水平開放型經濟,在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建設、積極擴大對內對外開放、全面提升外資外貿質量上取得新突破,構建高水平開放新體制、全方位開放新格局。 全會強調,要積極適應新發展要求,提升能力、奮發進取。各級領導要自覺擔當領導發展責任,提升領導發展能力。要轉變思想觀念,堅守發展的價值取向,理清發展的路徑選擇,樹牢發展的科學理念,在洶涌澎湃的發展大潮中奮力追趕,在千帆競發的發展態勢中爭得主動。要練就過硬本領,增強政治本領、法治本領、發展本領,努力成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行家里手。要強化斗爭精神,以敏銳的斗爭意識、高超的斗爭藝術、堅韌的斗爭意志,爭得主動、贏得發展、取得勝利。要弘揚實干作風,迎難而上肯干,創新突破敢干,講究方法會干,以實干展示新氣象、彰顯新作為、交出新答卷。 全會號召,全區各族人民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同心同德、頑強奮斗,努力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繼續建設經濟繁榮民族團結環境優美人民富裕的美麗新寧夏,為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勝利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