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由于煤炭價格上漲,群眾購煤取暖成本增加,我縣硝河鄉硝河村村民馬金貴巧用牛糞自制“蜂窩煤”,成為村里的一件稀奇事,不僅實現了資源再利用,又解決了眼下“燃煤”之急,節約了成本。
走進馬金貴家的牛棚,8頭肉牛個個膘肥體壯。在牛棚的一角,300多塊棕褐色的圓形“蜂窩煤”整齊擺放,仔細一看,這些“蜂窩煤”大有文章。馬金貴告訴記者,“這些都是用牛糞混合煤渣加工而成的,既環保又實用”。
每年這個季節,馬金貴都要購進2噸多煤炭過冬。往年,一噸煤炭800多元,今年由于煤炭價格上漲,一噸煤炭2000多元,導致購煤成本增高,家庭開銷增加。在一次給牛添草料時,馬金貴看見堆放的牛糞和煤屑,便萌發了用牛糞制作蜂窩煤的念頭。
馬金貴說,偶然在手機上看見制作蜂窩煤的模具,家里養的牛比較多一點,牛糞也比較多,就有想法把牛糞做成 “蜂窩煤”,變廢為寶。剛開始做,“蜂窩煤”不太成型,做了半個月以后,碳末與牛糞要對半,成型的快一點,干的也快一點,天氣好有一個禮拜就能干。
現在,馬金貴一分鐘內就可以輕松壓制出三四塊牛糞“蜂窩煤”,8頭牛一周產生的牛糞,能加工近300多塊,算下來至少可以節省 2000多元。
馬金貴說,“蜂窩煤”牛糞做成以后,對我來說,能少花點錢,少(買)點煤,牛糞也變廢為寶。
目前硝河村牛存欄量1800多頭,得知馬金貴能夠利用牛糞做燃料,感興趣的村民都前來學習。
鄰居楊英杰說,我們鄰居今年用牛糞和碳末做的 “蜂窩煤”,感覺比較新奇,而且還比較環保,尤其是今年碳價不斷往上走,我覺得這個方法特別好,等我們秋收忙完之后,我們也要嘗試去做這個東西,降低家里的(取暖)成本。 近年來,養殖產業已成為群眾增收致富的支柱產業。但與此同時,養殖產生的糞便處理問題,也成為擺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面前的一道難題。馬金貴探索用牛糞制作燃料的模式,有效解決這一難題,在變廢為寶、實現資源再利用的同時,也解決了村民的“燃煤”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