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人才“組團式”幫扶工作是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舉措,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2022年8月,由福建省選派的1名校長、2名優秀教師和自治區選派的5名優秀教師組建成1個教育團隊定點到我縣職業中學開展教育幫扶,續寫閩寧教育“山海情”。
為盡快了解和熟悉學校,提高教育幫扶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幫扶團隊來到縣職業中學后,立即開展調研,對學校體制機制、教育教學管理等把脈問診。對學校管理、隊伍建設、質量提升、資源共享、校際交流等進行深入研討。 邊調研、邊學習、邊交流、邊工作,8位幫扶教師很快融入學校,并以校為家,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學和學校管理之中,盡最大努力做好“組團式”幫扶工作,助力職業中學教育增值賦能。
胡穎是福州旅游職業中專學校的一名高級講師,豐富的教學經驗和輕松愉悅的教學方式深受職中學生喜愛。胡穎還經常為學生準備一些小禮物進行獎勵和鼓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無論是上課還是課外時間,胡穎總會主動找學生談心談話,在學生們眼里,胡穎就像一位大姐姐。 為拓寬學生視野,幫扶團隊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在原有課程的基礎上,為學生規劃學習方案,樹立學習目標。通過開展集體備課、隨班聽課、上示范課、評課等方式,推進多校結對共建、多向交流研討。幫扶團隊積極引入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促進學校的管理創新、制度更新、文化融合,實現全方位植入、全鏈條更新、全過程改變。 通過請進來送出去、線上線下培訓相結合的學習交流方式,全面提升了西吉學校管理能力和教師專業素養,從而實現了由“輸血式”幫扶向“造血式”幫扶轉變。 “組團式”幫扶不僅僅是給學生教授知識,更多的是拓寬孩子們的眼界。翁宜輝在縣職業中學主要教授旅游英語。課余時間,學生們總會圍在他身邊,向他請教一些英語口語方面的問題,聽他講述一些福建那邊的趣事。學生們偶爾也會教他幾句西吉方言,師生關系十分融洽。為了能夠更好了解每一位學生,翁宜輝每周都會抽出時間去家訪,“只有真正走入學生家庭,才能感同身受。”這是翁宜輝時常對同事們說的話。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每一位老師都在盡心將本校優質資源和教學經驗傳遞給了西吉,幫助西吉的師生開拓視野、增長見識、提升能力。
一年的時光,轉瞬即逝。這些不遠千里前來支教的老師們終將期滿離校,但他們在這一年里默默地言傳身教,已經在當地學生心里泛起了波瀾。渴望通過學習走出大山,走向外面世界的種子,已經在這些山里孩子的心里開始發芽、長大。 水本無華,相蕩乃生漣漪;石本無火,相擊而發靈光。通過教育人才“組團式”幫扶,在各校優質資源的匯集下,我縣的教育事業將會向著既定的目標快速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