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農歷七月初七,七夕。
你會因何物,一遍遍把TA念起?
縱然“愛”的模樣千萬般,
“睹物思人”的每一瞬,
或回憶,或留戀,或遺憾……
見證的都是愛與被愛的證據。
一間凝固了時光的屋子。
這間只有60多平方米的屋內,一切家具、擺設盡力保持著鄧稼先在世時的原貌。
1953年,鄧稼先與許鹿希成婚,1958年,鄧稼先接到了研制原子彈的特殊任務。從此,他們開始了聚少離多的人生,直到20多年后,鄧稼先才告別羅布泊。
因長期工作在試驗一線,鄧稼先遭受了致命的核輻射。1986年7月29日,鄧稼先因直腸癌逝世,享年62歲。
鄧稼先離世后,許鹿希一直守在他們的老房子里,不愿搬離。通往陽臺的一扇木門上有條縫,許鹿希的侄子曾想幫忙修一修,也遭到了拒絕:“你姑父在的時候就有縫,不用修。”
今年8月11日,許鹿希在這里度過了95歲生日。在鄧稼先的銅像前,許鹿希和家人留下了一張合影。她說,想讓鄧稼先也看看。
一把見證“十萬年相愛”的小號。
“小屋三間,坐也由我,站也由我。老婆一個,左看是她,右看是她?!?/span>
“嫁與老夫只一好,凡有好畫留下來。他年翻開箱底看,取為兒孫剪新鞋。打油詩一首,梅溪老伴一笑?!?/span>
“我們相愛已經十萬年?!?/span>
1946年,黃永玉與張梅溪結婚。黃永玉曾說,歌頌老婆的詩,他大概可以出一個厚厚的集子,只可惜世界上還沒有這么一個禁得起肉麻的出版社。
年輕時,黃永玉節衣縮食購買了一把小號。追求愛人時,這把小號也派上了用場——遠遠地看到張梅溪走近,黃永玉就在樓上窗口吹號歡迎。
后來,這把小號在戰亂中遺落。多年以后,黃永玉花費近萬元重新買回一把。面對著50年前的女朋友,他問:“想聽什么?”
一張特殊的合影。
照片中,丁香端坐在鏡頭前,在她身后的鋼琴上,放著愛人樂于泓的相片。
1932年,居住在上海的共產黨員丁香和樂于泓共同從事地下工作,同年4月,兩人舉行了秘密婚禮,他們的家成了上海地下黨重要的交通站。
丁香善彈鋼琴,樂于泓喜拉二胡,琴聲成為他們和同志們的聯絡工具。如果丁香彈奏《圣母頌》就表示平安無事;如果聽到樂于泓拉《二泉映月》就表明情況危險。
然而,幸??偸嵌虝?。婚后不久,丁香就因叛徒出賣被逮捕。1932年12月,丁香在南京雨花臺英勇就義,年僅22歲。
1992年,樂于泓去世,骨灰撒在雨花臺烈士陵園的丁香樹下。
一封承載款款深情的書信。
1951年,18歲的朱錦翔與22歲的空軍飛行員鹿鳴坤相戀了。正當兩人憧憬著未來的美好生活時,鹿鳴坤入朝參戰,寫信成了這對戀人寄托相思的唯一方式。
“這次我們都去鍛煉,你是在戰爭環境鍛煉,我是在空戰當中鍛煉。你望我當英雄,我望你爭取早日入黨稱模范?!?/span>
“最近我們全團都是四點半到五點,若干人在機場等待命令,每天都是這樣……最近兩天我們要跳傘,還發跳傘紀念章,我預備送你,好吧?”
這封信成了鹿鳴坤留給朱錦翔的絕筆。1951年12月,鹿鳴坤在一次空戰中英勇犧牲,時年22歲。他的遺物中有一個圖囊,里面裝著一張朱錦翔的照片。
如今,朱錦翔已是90多歲高齡的老人,可回憶起曾經的戀人,仍是淚眼婆娑。
“認識鹿鳴坤那年我18歲,我們年初認識,年底他就犧牲了。說實在的,不知道為什么,現在說起他來還是很傷感的……”
每一種見證,都記錄著“愛”最好的模樣……
唐桂娣:
“這一生跟著他,不后悔?!?/strong>
今年是張新民和唐桂娣相識54年,也是他們結婚的第47年。當年,張新民用一個三角錢的筆記本俘獲了唐桂娣的心——他在扉頁上工整地寫了幾行字:革命人永遠是年輕,隔山隔水不隔情,東西南北是舞臺,永遠歌唱祖國情。
張新民喜歡制琴,唐桂娣愛好唱歌,夫妻倆的日子平淡又幸福。直到2010年,年近60歲的唐桂娣突發腦梗,經過兩天的搶救才蘇醒,她也一度失去了行走和說話的能力。
在張新民的照顧下,唐桂娣雖然身體漸漸好轉,但心中仍有一道過不去的坎。張新民想,讓妻子站上曾經熱愛的舞臺,也許能重新找回自信。他開始一句一句地教唐桂娣唱歌,甚至為此戒了抽了40多年的煙。
終于,張新民等到了帶唐桂娣上臺表演的機會。在一個歌唱比賽上,張新民攙扶著妻子,一步一步地挪到了舞臺中央。當妻子開口唱起來,張新民說,“我這心里一下子亮了”。
@宋儀SongYi:
“父母的神仙愛情,最好磕!”
爸爸是武警軍人,媽媽是幼師。
由于職業的特殊性,兩人聚少離多。爸爸在部隊就地取材,用肩章和廢舊子彈,拼出了一幅“寫著”永遠愛你的畫。
那個時候的愛情真的好簡單純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