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硝河鄉郎岔村“兩委”圍繞村集體經濟壯大和村民增收等目標,因地制宜發展村集體經濟,帶領村民“羊”帆啟航拓寬“產業路”,走出了一條增收致富的“羊”“光”路。
郎岔村“兩委”班子緊緊圍繞縣委提出的“要想富先修路、要增產抓農田、要效益興水利、要跨越強工業”思路,堅持黨建引領、支部帶動,在現有肉牛養殖、飼草種植、光伏產業基礎上,建成硝河高山羊養殖繁育基地。 記者來到硝河高山羊養殖繁育基地,有著十多年養殖經驗的蘇正文正在給羊群添加飼草。由他“照料”的羊群讓大伙放心不少,油渣、玉米、青貯草、麩皮等飼料的搭配,都由他精心配比。郎岔村駐村第一書記陳飛虎告訴記者,目前繁育基地還處于試運行階段,如果成功,將帶動村里人一起搞高山羊養殖。 為了提高高山羊養殖技術,郎岔村“兩委”和駐村工作隊還經常去養殖技術好的村民家中“取經”,通過走村串戶既能學到養殖技術,還可以了解村民的養殖需求。張彥告訴記者,郎岔村打算將村里的閑置土地利用起來,用光伏電站的集體收入購買先進設備,建設肉制品加工廠,打造郎岔村高山羊品牌。 郎岔村村集體以光伏電站、肉牛養殖等為主要產業。村里現有常住戶122戶,養牛戶就占到了80%,全村牛存欄達到956頭。光伏電站一年可以為郎岔村村集體經濟增收20多萬元,為10余戶村民增加務工收入。如今打造的高山羊品牌也將會成為郎岔村的另一項增收產業。談起郎岔村的未來,張彥信心十足,他說“先以村集體的名義發展,讓老百姓看到效益,少了后顧之憂后才會跟著養殖,到時候村里的養羊數量和質量都上去了,郎岔村一定會成為一個養羊大村,村民收入也會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