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介紹
石昊,1996年5月出生,西吉縣吉強鎮人。2018年在上海交通大學獲學士學位;2024年在中國科學院大學獲博士學位。研究內容為同步輻射裝置及與之緊密相關的先進探測技術和先進計算方法,曾獲上海市優秀畢業生、教育部國家獎學金等榮譽。畢業后入職中國科學院上海同步輻射光源,參與國家大科學裝置的建設及依托于此的前沿研究。
在廣袤無垠的黃土高原上,一個名叫西吉的小縣城,是石昊的故鄉,也是他人生旅途的起點。
在石昊的記憶中,每逢節假日都滿懷期待地想出去玩,看看外面的世界,而今在外求學的13年間,能多點回家的時間反而成為一種不可多得的饋贈。無論走到哪里,他心中時刻牽掛著那片生他養他又充滿希望的故土以及扎根于這片土地上的父老鄉親。
石昊出生的那個年代,家鄉的各類資源都十分有限,教育資源尤是如此。記得小學時,每個班都是一百多人的大班,老師們往往要身兼數門不同學科的教學任務,由于沒有廣播設備,老校長每周開晨會只能靠嗓子喊。雖然資源匱乏,每位老師都不負授業解惑的使命,悉心指導每名學生,相比年少懵懂的學生,他們深知知識改變命運的道理。即使沒有任何電子設備加持,老校長的諄諄訓言,至今想來仍振聾發聵。也正是因為這些令人尊敬的先行者們的不懈努力,家鄉在尚且貧窮之時,但教育質量卻名列全區前列,為一位又一位學子點亮前行的燈。
初中畢業后,得益于西吉教育打下的堅實基礎,石昊有幸被銀川一中錄取,也從此開啟了他在外的漫漫求學路。
一路走來,憑借著自身的努力和優異的成績,他選擇了自己感興趣的研究方向,并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深入探索。
石昊先后在上海交通大學和中國科學院大學深造,分別取得了學士和博士學位。期間,在X射線先進探測器及光電子學計算芯片等領域,進行了深入而系統的研究,并在國際知名期刊發表了研究論文10余篇,為相關領域發展做出了貢獻。
石昊也榮獲了教育部國家獎學金、校三好學生及上海市優秀畢業生等多項榮譽,這些榮譽不僅是對他學術成就的肯定,更是對他未來發展的鼓勵。
博士即將畢業,他將作為一名研究人員進入上海同步輻射光源工作,這是一個充滿挑戰和機遇的崗位,他將在這里繼續發揮專業知識和技能,不斷追求學術上的卓越和創新,為國家的大科學裝置及其前沿研究貢獻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
“每當我回到家鄉,這里的變化總能令我眼前一亮,家門口曾經泥濘的小路早已變成了寬闊平整的柏油馬路,曾經破舊的小學校已經變成了設施完備的現代化學校,高速公路、環城公路車水馬龍,商業中心、夜市小街人頭攢動……”石昊講起家鄉的變化,眼里滿是愛意和驕傲。夜晚的霓虹燈璀璨奪目,照亮了山城的每一個角落,也照亮了西吉人民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在外求學的十幾年間,只要能抽出些許時間,他都會回到西吉,每次的回家成為他最欣慰的事。
見證了家鄉人民生活質量、教育水平和醫療條件的穩步提高,見證了西吉這個原本籍籍無名的小縣城在外的知名度越來越高,這些變化不僅僅是縣城面貌的改善和基礎設施的完善,更是家鄉人民精神面貌的煥然一新。同時,石昊也期待著家鄉在未來能夠取得更加輝煌的成就。
“一位好同學和好朋友曾經跟我講的,在外打車時總能看到車窗邊城市霓虹繽紛絢麗、萬家燈火星星點點,但總覺得遠方家鄉為自己點亮的那盞,才給得了自己最深的歸屬感。”在成為一名異鄉人之后,石昊才了解到獨自出門在外奮斗打拼的不易,也才體會到游子在外恓惶時的思鄉之切。或許我們每個人都是這樣,身在異鄉,但根始終扎在這片黃土地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