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深入開展人居環境整治行動
大力實施“五清兩改一綠化”,對村內殘垣斷壁、生活垃圾,河道兩邊垃圾清理和影響村容村貌整潔、房前屋后、田間地頭的殘膜舊膜進行集中整治。充分發揮145名保潔員、社會服務崗、公益性崗位和護林員的作用,整合工作力量,建立保潔分段包干制度,科學劃分保潔區域,建立獎懲機制,調動起廣大群眾的參與熱情,采取集中和分片相結合的方式,定期不定期對公路主干道、沿線兩側和分叉組道進行集中清理整治,累計拆除土坯房431戶,清理垃圾600噸,亂堆亂放亂建141處,殘垣斷壁131處,種植河北楊4700棵,紅梅杏3.5萬株,核桃1萬株,村容村貌極大改觀,人居環境大為改善。
02培育文明鄉風
積極推行鄉村文明實踐積分卡制度,建設文明愛心超市5個,建成羅曼溝村和陸家溝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展移風易俗、新時代農民講習所活動180場次,舉辦種養殖業實用技術培訓20場次,組織先進典型評選活動16場次,多方面、多途徑宣傳各項扶持政策,動員動員群眾發展生產,激發內生動力,切實改變“等靠要”思想。
03加強社會綜合治理
開展社會治安亂點、道路交通安全、命案防控專項整治,依托2個警務室(巴都溝村和堡子山村)將全鄉劃分為5個警務區,每個區配備專職干警,實現了鄉鎮、村(社區)民警、協警、村警“三警”全覆蓋。堅持常態化打擊整治農村涉黃涉賭違法犯罪專項行動,持續深入開展安全專項整治行動,排除安全隱患,解決了安全生產領域突出問題,共檢查企業單位、門店、商家等84家(次),排查事故隱患和問題14處,隱患和問題已整改14處,整改完成率100%,事故隱患得到有效的整治。健全完善大調解機制,成立人民調解委員會16個,鄉級人民調解委員會1個,村級人民調解委員會15個,健全村級信訪中心運行,優化隊伍,廣泛開展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受理各類信訪投訴案件8件,處理率達100%,排查化解化解各類矛盾糾紛181件,化解率100%,有力地促進了全鄉社會和諧穩定。
04規范運行“443”監管機制
做實黨員大會和村民代表大會制度,通過“331”監管平臺及時全面公開,村監會、村民代表的監督職能作用充分發揮,確保公開事項在陽光下運行,做到事事皆知,人人皆知,群眾信任度和滿意度進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