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崖鄉黑窯洞村屬純回民村,全村有4個村民小組,人口230戶924人,其中建檔立卡121戶488人,2014年貧困發生率為49.6%,是全區深度貧困村之一。自自治區工信廳開展扶貧工作以來,駐村工作隊按照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要求,制定和落實各項扶貧措施,有力促進了黑窯洞村的脫貧攻堅工作。
興一個產業,富一方群眾。駐村工作隊根據黑窯洞村產業發展特點和需要,確定了“壯大種養產業,培訓特色產業,發展手工業”的產業發展路子,引導種植青貯玉米等飼草3000畝,新建青貯池54座,淹制草料30000立方,牛、羊存欄量分別達到450頭、1300只。2019年黑窯洞村成功創建為西吉縣“養殖示范村”。
走進黑窯洞村的王寶祥家,王寶祥正在牛棚里忙活著,圈舍里養著25頭膘肥體壯的肉牛。今年64歲的王寶祥,前幾年一家人住在土坯房里,靠務農為生,日子過得頗為艱難。
王寶祥說, 過去家里只有七口人住著一個小房子,幾乎說是吃飯的鹽都有困難,就那么窮,種了七八十畝地,一年用牲口往回來運,運回來時剩下些桿桿子,那時候養牛也不敢想。
2017年,駐村幫扶干部了解到王寶祥家的實際情況后,鼓勵王寶祥借助政策扶持發展肉牛養殖,更換牛的品種,擺脫貧困現狀。
王寶祥說,2017年大概養著六頭牛,工作組的杜書記帶著我們到縣上農牧局學習了一趟,從馬蓮到將臺轉著參觀了一下人家的養牛方式,回來后,就給了我精準扶貧的貸款,再加上杜書記聯系的六盤山扶貧公司的小額貸款,我就開始(擴大)養牛規模。
黨的惠農政策如春風化雨,沁人心田、催人奮進。在幫扶單位和駐村工作隊的大力幫扶下,2020年王寶祥家牛存欄數已達到25頭。良好的市場行情更加堅定了王寶祥養牛的信心,通過改良品種,逐步增加基礎母牛數量,日子也越過越紅火。
王寶祥說,我是今年蓋的房子,各類車加起來平均家里面每人能有一輛(五口人),經過這幾年的情況來看,杜書記為我們村上付出了很多,前兩天村上問著說對他們幫扶單位滿意不滿意,我不是滿意,而是非常滿意。
2020年,王寶祥家蓋了新房,幾個孩子也相繼成家立業,沒有后顧之憂的王寶祥就一心一意發展養牛,他購置了各類農用機械,修繕、擴建了棚圈,同時他積極帶動村里其他農戶發展養殖業。王寶祥發展致富故事也為村民們所津津樂道,也讓越來越多的村民轉變了觀念,堅定了他們致富的信心和決心。
村民 王尚俊說,我們村在區工信廳工作隊的幫扶下這幾年發展很大。2016年在養殖方面,(得到了)國家扶貧,2016年有些人也就養著四五頭牛,到現在有些人發展到養著二十多頭牛,也有十幾頭牛的,最少的也有七八頭牛。
原來的黑窯洞村是全縣深度貧困村,也是出了名的問題村。村民們靠天吃飯,人均年收入在全鄉排倒數第一,村黨支部也是零星級黨支部,這一切都是駐村工作隊始料未及的。
黑窯洞村第一書記 杜海軍說,黑窯洞村黨支部黨組織軟弱渙散,村支部連續兩年被評為零星級黨支部,我到了之后,感覺火車要跑得快,還是支部要帶,所以說我們從抓支部引領入手,從支部引領脫貧攻堅開始做。
村看村,戶看戶,農村發展看支部,為盡快改變黑窯洞村“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的短板,在選優配齊新的村兩委班子后,駐村工作隊將扶貧與助學、支部共建相結合,建立健全黨建各項制度,完善各類資料,提升了支部建設的水平,增強了村黨支部的凝聚力和戰斗力,村級組織服務群眾的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黑窯洞村第一書記杜海軍說,經過這兩年的鍛煉,我們通過以會代訓,培養他們如何抓村產業,為民服務,村兩委班子能力得到提升,從2018年零星級黨支部直接升級為二星級黨支部,今年我們爭取評為三星級黨支部。
發展村級經濟,壯大村級實力,是落實惠民富民政策的重要舉措。為摘掉黑窯洞村“空殼村”的帽子,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駐村工作隊協調有關企業為村集體捐贈、購置青貯玉米收割機、裝載機等農機設備,通過出租,村民承包經營實現了村集體經濟收入“零”的突破,并成功摘掉了“空殼村”的帽子。
黑窯洞村第一書記杜海軍說,黑窯洞村村集體經濟以前是空殼村,村集體經濟是零收入,根據縣鄉安排,在自治區工信廳和一些愛心企業的大力幫助之下,我們通過購置一批農業機械,從2018年到2020年,先后爭取資金七十多萬,為村委購置了拖拉機,挖掘機,鏟車,青貯收割機等機械,把這些機械承包出去后,我們村集體經濟從以前的零到今年收入達到八萬元,村集體經濟擺脫了空殼村的帽子。
惠民政策的持續發力,也讓昔日落后的黑窯洞村基礎設施舊貌變新顏。為補齊基礎設施弱項,駐村工作隊籌措資金新修和硬化村組道路,通自來水、安裝路燈,經過駐村工作隊3年來的幫扶和帶動,黑窯洞村群眾生產、生活條件顯著改善,鄉村面貌悄然發生變化,貧困發率由2017年的3.9%下降到2019年的0.37%,目前剩余貧困人口已全部實現脫貧。
黑窯洞村第一書記杜海軍說,下一步我們根據鄉村振興戰略的要求,積極對接鄉村戰略,在基礎設施方面還要進一步加強投入,我們要按照產業興旺的要求,進一步發展肉牛產業的養殖,在養殖方面逐漸向規模化、技術型養牛方面過渡,把一些老品種逐漸淘汰,養一些新品種,教會老百姓科技養殖,加大牛羊的存欄量。從2017年到現在牛的存欄量增長了28%,下一步存欄量計劃用五年左右時間,牛的存欄量爭取達到1000頭。
如今,黑窯洞村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產業優勢進一步壯大,基本公共服務水平明顯提高。黑窯洞村正以昂揚的姿態、嶄新的面貌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書寫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