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偏城鄉車路村匯英制香扶貧車間舉行開業儀式,固原市殘聯理事長李榮善和縣委副書記李國英共同為扶貧車間揭牌,標志著車路村扶貧車間正式建成投產,村民增收致富有了新路子。 固原市殘疾人聯合會積極發揮幫扶單位行業優勢,通過以獎代補方式引進隆德縣匯英非物質文化遺產發展有限公司在偏城鄉車路村投資建設制香扶貧車間,填補了車路村無扶貧車間、無加工產業的空白,解決了村里20名殘疾人及重度殘疾人家屬的就業問題。 在車路村扶貧車間的院子里,彩旗招展、人頭攢動。開業儀式結束后,村民們紛紛來到車間參觀。走進車間,一股濃濃的芳香味撲面而來,工人們正在拌料、出香、晾曬、包裝,每一道工序都在有條不紊的進行著。 車路村59歲的馬繼和妻子都患有視力殘疾,主要靠養羊種地為生。現如今村里建起了扶貧車間,又招收殘疾人在車間務工,他就應聘到車間上起了班。
村民馬繼說,我們這些殘疾人在家里喂羊,干點農活。有了車間我們上班,這很好,工資不低于1800元。黨給我們建了扶貧車間,確實對我們這些殘疾人和年齡大的人很好。車間機器剛安裝上的時候,我們是生手,也很不熟悉,廠里來人給我們指導。現在我們手也快了,工作量慢慢也好了,我們也有心勁了。
自扶貧車間試運行以來,村民馬玉花就來到車間務工,成為一名包裝工人。由于要照顧老人和孩子,她一直無法外出打工。如今村里有了扶貧車間,她可以在家門口就業增收,實現了顧家務工兩不誤。
村民馬玉花說,結婚這三年一直在家里照顧老人和孩子,現在村里面開了制香廠招工著呢,上下班也方便,還能照顧孩子,還能回去幫老人干點啥。
車間負責人李亞東說,咱們車間務工方式有兩種,一種是直接接受工廠管理,在廠上班,還有一種就是一些不能按時正常上班的人,可以把香領回家去包裝,完了以后是按照計件方式發放工資。工資目前因為廠子在試運行階段和培訓階段,工人每個人每月是1600元底薪加200元全勤獎,等于說每月凈收入能達到1800元。等培訓結束以后,一律按照計件進行,正常情況下,按時上班(的話),每個月工資在2000元到3000元之間。
目前,車路村制香扶貧車間共有生產線4條,工人22人,其中有6人是殘疾人或重度殘疾人家屬。車間負責人介紹,車間后續將加購4條生產線,預計招工50人到100人之間,產品有衛生香、安神香、畜牧香以及蚊香等,主要銷往寧夏、甘肅、陜西、內蒙等地,目前車間已經接到了200萬元的生產訂單。
車路村黨支部書記馬勝前說,扶貧車間的建立解決了我們村上的就業問題,尤其是建檔立卡戶、邊緣戶還有殘疾人家庭的就業問題,也解決了我們村上的一部分剩余勞動力就業問題,增加了我們村民的收入,給我們村上帶來了效益。我們村上村集體經濟現在有65萬元,現在我們準備在45萬元合同期滿之后,投入到制香扶貧車間,來發展壯大我們村集體經濟。
通過國家脫貧攻堅惠民政策的實施,如今的車路村牛、羊存欄量分別達到715頭和647只,青貯玉米種植面積達到3000畝以上,草畜產業和勞務輸出已經成為村里增收致富的支柱性產業。扶貧車間的建成,讓無法外出務工的村民實現了在家門口務工就業,也為殘疾人及家屬創造了就業機會,拓寬了村民增收致富的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