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27日,縣委副書記、政府縣長候選人馬天峽先后深入吉強、興隆、馬蓮、硝河、新營、紅耀、馬建等14個鄉鎮,調研全縣疫情防控、產業發展等工作。
在興隆鎮下范村、震湖高速路口疫情防控檢查點,馬天峽詳細了解防疫人員工作生活和疫情防控措施落實等情況。馬天峽指出,卡口防疫檢查是做好外防輸入工作的重中之重,要以高度負責的態度從嚴從細查驗檢查,做到“不落一車、不漏一人”,堅決阻斷疫情輸入風險。 在吉強鎮興德村、硝河鄉和美新村、馬蓮鄉馬蓮村的設施農業基地,馬天峽全面了解項目進展情況。他強調,設施農業項目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都是為民謀利、增收致富。要加快工程建設進度,建好運行機制,完善利益聯結機制,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群眾增收為目標,以特色、質量提高市場占有率,推動蔬菜產業實現高產高效。 在馬蓮鄉巴都溝村、新營鄉陳陽川村、火石寨鄉沙崗村等地,馬天峽對照產業布局圖了解各鄉鎮清涼蔬菜產業發展規劃。他說,清涼蔬菜產業要立足資源稟賦,堅持規模化、精細化、綠色化、品牌化發展,通過提供就業崗位、分享產業紅利、提升土地收益等措施,讓老百姓腰包鼓起來,讓村集體經濟收入提起來。 在紅耀鄉大堡村、田坪鄉二岔村、西灘鄉吊咀村等地,馬天峽實地調研馬鈴薯產業發展情況。要求各鄉鎮緊盯市場需求、優化產業布局,在種薯繁育、商品薯加工等方面狠下功夫,推動馬鈴薯產業持續轉型升級。 在平峰鎮張武村、硝河鄉關莊村、馬建鄉馬建村等地,馬天峽對肉牛“出戶入園”情況進行調研并要求,要按照標準化建設、規模化發展、精準化飼養、智能化管理的要求建設養殖園區,積極探索企業、合作社“聯農帶農”模式,讓肉牛產業真正成為富民產業。 在震湖鄉孟灣村、王民鄉小岔村、興平鄉王堡村的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點,馬天峽指出,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是落實國家糧食安全戰略的具體體現,是深入貫徹“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的具體行動,各鄉鎮要實事求是、因地制宜,突出規模效應,切實做到既增量又增效。農業農村部門要加強對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關鍵環節的技術指導和培訓,確保今年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任務圓滿完成。 在調研中,馬天峽還與各鄉鎮領導班子成員座談交流,并對疫情防控、森林草原防滅火、疫苗接種、高標準農田建設等工作作了具體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