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有所居、居能所安是移民群眾的期盼。為了讓移民群眾可發展、能致富,吉強鎮興德村積極開展菌菇種植試點示范,為移民群眾探索增收致富新渠道。
走進興德村的菌菇大棚,放眼望去,一排排菌菇排列得整整齊齊,猶如一把把撐開的“小傘”,甚是可愛。興德村種植的菌菇品種是香菇,也叫花菇,因為種植勞動強度不高,所以適宜人群較為廣泛。 在興德村司勤武家的菌菇大棚里,菌棒上的菌菇長勢喜人,司勤武告訴記者,種植這種菌菇每天只要三次灑水,同時通風20分鐘左右,保持適宜的溫度和濕度,菌菇就可以正常生長。
吉強鎮興德村屬“十二五”縣內生態移民安置點,共有移民238戶984人,產業以種植業和勞務業為主,為拓寬移民增收渠道,興德村將移民戶廢棄的牛棚重新改造利用建成菌菇棚,通過采取“政府扶持+學院指導+農戶種植”的模式,寧夏職業技術學院派駐技術團隊,對示范戶全程進行技術指導,探索發展菌菇種植產業。
菌菇種植示范點為興德村移民群眾探索了增收致富新渠道,也為全縣生態移民產業發展轉型升級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拓寬了移民增收致富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