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至6日,莆田市涵江區區委書記陳萬東、區委常委、政法委書記李文玉、政府副區長方國民帶領考察團一行來我縣考察對口扶貧協作工作,進一步深化合作交流,加強對口扶貧協作。市、縣領導周文貴、楊生俊、李聰、楊生智、劉克虎、劉基堂、馬耀軍、馬耀宏、李躍騰等先后陪同考察或參加座談會。
6月5日下午,陳萬東一行先后來到西吉縣人民醫院、吉強鎮水岔村、火石寨鄉沙崗村等地,實地考察醫療幫扶和閩寧示范村產業發展等情況。
西吉縣人民醫院與莆田市第一醫院于2016年確定幫扶關系。多年來,兩院多次進行業務對接、工作回訪,派出多批管理骨干、業務骨干培訓學習,補充了多項業務短板,使縣人民醫院診療技術又上新臺階。
在實地查看了縣人民醫院“六個中心”建設項目、醫療設備配備和結對幫扶情況后,陳萬東說,涵江區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東西部扶貧協作的戰略部署,不斷鞏固擴大醫療衛生對口幫扶成果,對口幫扶成效明顯。涵江區將不斷完善醫療幫扶工作,以西吉所需、涵江所能,共同為西吉人民健康做好醫療服務工作。
在吉強鎮水岔村和火石寨沙崗村,陳萬東與企業負責人和工作人員現場交流,詳細了解扶貧車間運營和貧困家庭勞動力就業收入情況。陳萬東說,扶貧車間就是要以帶動貧困人口就業為目標。企業要積極發揮自身優勢,密切結合本地實際,不斷開辟新市場、拓展新業務,吸納更多的貧困戶就近務工,切實讓大家得到實實在在的收益,實現企業受益與貧困戶增收雙贏。
6月6日上午,考察團在縣委五樓會議室召開涵江—西吉對口扶貧協作座談會,聽取了西吉縣脫貧攻堅工作匯報。
陳萬東對西吉縣經濟社會發展和脫貧攻堅工作取得的成效給予肯定,就雙方繼續做好對口扶貧協作陳萬東說,要共同推進穩企業保就業。產業發展是穩定脫貧的根本保障,穩企業保就業是推進共建園區發展和扶貧車間運營的關鍵。常態化疫情防控下的復工復產、達產滿產是當前要重點推進的工作。要持續暢通西吉到閩人員的輸送通道,幫扶城鄉困難群眾轉移就業,以穩定收入實現穩定脫貧。要持續創新消費扶貧模式。目前,涵江區和西吉縣雙方形成的“消費扶貧”模式比較成功,值得推廣,兩縣區可以在更大范圍內用好閩寧協作特色展銷館、鄉村振興集團等實體平臺和直播帶貨、網紅產品等新業態,營造全社會共同消費的良好氛圍,走上常態化疫情防控條件下的消費扶貧新路子。要全面拓展和深化交流合作。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的起點。雙方對口扶貧協作還需要加快動作、精準對接、大膽探索、創新實踐,持續形成更多的協作項目和可推廣的協作經驗,推動各項對口扶貧協作措施精準高效落實;要總結和提煉對口扶貧協作的好經驗、好做法,講好協作新故事,打造“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的“涵吉樣板”,不折不扣完成黨中央交給我們的共同政治任務。
縣委副書記、政府縣長楊生俊表示:近年來,在福建、寧夏兩省區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涵江、西吉攜手共進,在閩寧對口扶貧協作的友誼之樹上結下了豐碩的果實。今年是脫貧攻堅的決戰決勝之年,也是兩縣區對口扶貧協作持續深化的關鍵之年。希望雙方今后在思想認識上再提高、工作落實上再加力、交流互訪上再深入、合作領域上再拓展、總結提煉上再深化,努力把西吉縣與涵江區的對口扶貧協作事業推向更廣范圍、更深領域、更高水平,確保西吉如期高質量脫貧摘帽,為閩寧協作譜寫更加絢麗的篇章。
6月6日下午,涵江區區委常委、政法委書記李文玉、政府副區長方國民帶領考察團深入偏城鄉涵江村、閩寧服飾加工產業園和寧夏澤艾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地,就閩寧示范村產業發展及閩籍企業發展進行了考察。
近年來,偏城鄉涵江村搶抓閩寧協作機遇,積極培育富民產業,2018年底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7650元,現已成為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閩寧協作示范村的典范,也是我縣后進村變先進村的典范。
借助閩寧協作平臺,依托西吉勞動力資源優勢。閩寧服飾加工產業園先后引進天之涯服飾、寧夏吉強服飾、寧夏源升服飾、天菲(寧夏)服飾和賢明服飾5家服飾加工企業入駐工業園區,項目概算總投資6000萬元。2020年一季度實現產值1232.1萬元,帶動就業457人,建檔立卡戶301人。
寧夏澤艾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于2017年3月從福建引進,公司主要生產艾條、艾餅、艾草養生貼等6大類67種產品。2020年,全縣推廣種植艾草5530畝,帶動貧困人口302人,受益貧困人口527人。
考察團一行還來到將臺堡紅軍長征會師紀念園,瞻仰了紅軍長征會師紀念碑、參觀了三軍會師紀念館,重溫紅軍長征那段艱苦歲月。
記者:劉大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