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興隆鎮川口村以“種養結合、農牧循環”為主線,以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推進項目為抓手,堅持“政府支持、企業主體、市場化運作”的方針,將畜禽糞便變為有機肥料,變“廢”為“寶”,壯大村集體經濟發展。
川口村位于興隆鎮東南5公里處,土地總面積11.4平方公里,全村養殖戶352戶,牛存欄3438頭,羊存欄8600只,2018年全村種植青貯玉米3600余畝。隨著草畜產業的迅速壯大,畜禽糞污帶來的農牧業面源污染等環境問題也變得越來越突出。散戶和小規模的養殖產生的糞污沒有經過處理進行還田,肥效得不到解決,尤其規模化養殖產生的大量糞污無處堆放、無法利用,嚴重影響了農村人居環境,與綠色發展理念和可持續發展相悖。
為破解村集體經濟難題,科學解決養殖業規模化發展瓶頸,興隆鎮一線謀劃發展、一線檢視問題、一線推動落實,因村施策,分別將小段村、川口村、陳田玉村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資金注入到寧夏源龍現代農業服務有限公司用于畜禽糞污腐熟處理,有效探索出一條“黨支部+企業+合作社+養殖農戶+貧困戶+扶貧車間+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的新路徑。
川口村支書 馬山奎:
我們川口村的養殖業比較大,污糞污染比較嚴重,引進了寧夏源龍現代農業服務有限公司,對污糞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對環境整治非常有利,也解決了我們建檔立卡戶務工難的問題,公司給我們村上每年分紅3萬元,帶動了我們村集體的收入,解決了我們村集體經濟空殼的問題。
川口村污糞處理扶貧車間建立于2020年4月,占地面積近13000平方米,以“畜禽污糞+作物秸稈+有機生活垃圾綜合無害化處理”為核心業務,年處理畜禽糞污達8萬方,集牛糞發酵棚、儲存倉庫一體化的畜禽糞污資源化循環利用推廣基地。
扶貧車間負責人 王海龍:
我們的企業常年吸收當地的建檔立卡戶,工資穩定收入在3000元左右,我們也為當地養殖戶提供方便,派車過去在農戶和小型養殖場把牛糞集中拉過來,有農戶愿意種地的,他們的牛糞沒地方放,我們集中收拾過來,給農戶開個票,到種地的時候,在這里拉有機肥,給建檔立卡戶一方鮮牛糞兌換0.7方有機肥,非建檔戶是0.5方有機肥。
糞污處理場在生產經營期間吸納當地群眾參與務工,年解決務工300余人次(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務工200余人次),帶動了更多的農民工就業,增加了村民的收入,壯大了村級集體經濟,實現了村和企業的抱團聯動發展。
村民 王海青:
我是本村的村民,也是一名建檔立卡戶,我和妻子都在這里干活,一個人一個月3500元,我兩個一個月收入7000元錢,早上干活,下午回去還能照顧上家里,我們這個廠子在我們村上建的非常好。
該項目的實施,有效將畜牧業發展與種植業發展鏈接起來,形成“優質飼草種植→養殖業→糞污處理→有機肥還田→蔬菜、農作物種植→綠色農產品銷售”循環產業鏈發展的經濟模式,在將畜禽糞便變“廢”為“寶”的同時,壯大了川口村村集體經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