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部署下一步經濟工作,推出一攬子增量政策,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經濟工作的高度重視,充分展現了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的信心決心。9月29日,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專題研究部署一攬子增量政策的具體落實工作。
努力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既是重要政治任務和政治責任,也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大任務和迫切需要。
越是爬坡過坎、滾石上山,越需要只爭朝夕的精神狀態和奮發有為的責任擔當。
正視困難、堅定信心,抓住重點、主動作為,干字當頭、眾志成城——自治區黨委和政府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中央政治局會議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寧夏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抓住牽一發而動全身的關鍵要害,組織全區上下打好奮力實現全年發展目標“百日攻堅戰”,創新工作理念、體制機制、打法戰法,精耕細作找差距補短板、穩增長抓發展,推動地區生產總值、規上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等主要經濟指標回升回暖,全區經濟運行穩中有進、穩中向好。
前三季度,寧夏經濟發展質量持續提升,產業、企業、項目、增長方式、發展模式顯現出向實、向新、向綠、向高等特征。
(一)
今年以來,面對外部壓力加大、內部困難增多的嚴峻復雜形勢,寧夏經濟發展承壓向前。
特別是進入二季度,全區經濟下行壓力明顯加大,經濟運行面臨一些新情況新問題新挑戰。
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搶抓一切有利時機,把握一切有利條件,全區各級黨委、人大、政府、政協四套班子齊心協力推動經濟發展,只為干成事想辦法、不給干不成找理由,千方百計爭取政策、創造條件、推動發展。
自治區黨委和政府主要負責同志多次深入一線調研督導“百日攻堅戰”開展情況,帶頭落實“六盯六干”舉措,研究協調解決問題,推動盡快形成區市縣鄉村五級領導穩增長、抓改革、促發展的工作格局。
自治區領導帶頭下基層、幫企業、包項目、解難題;黨政機關和群團組織積極出力獻策、協同攻堅,特別是五市一基地和各縣區擔當主體責任,發揮了重要作用;中央駐寧單位,特別是央企,以及區企、民企等共同努力,為前三季度經濟增長作出了重要貢獻。
(二)
面對面傾聽企業負責人反映的困難與訴求,與相關部門工作人員一起商討對策、現場協調解決難題……10月10日,中衛市主要負責同志走訪中衛工業園區,落實全區“五級書記”一線辦公解難題要求,上門問需、靠前服務。
經中衛工業園區管委會協調,中交(中衛)云數據中心項目110千伏變電站擬通過地下電纜接線,可有效解決企業面臨的難題。
“點對點”聽取意見、“一對一”落實計劃,這是“百日攻堅戰”中“一企一策調度、一事一議紓困”的常態。
目前,區、市、縣三級黨政主要負責同志共召開96次民營企業紓困解難集中辦公會,參加企業1300余家,解決了融資難融資貴、供應鏈不穩定、用地成本上漲、申請留抵退稅、配套新能源指標等931個實際問題。
截至9月20日,寧夏開工重大項目1876個,開工率90%以上,投資完成率近70%。
各市縣區在培育新增長點、塑造新優勢上下更大功夫。廣大黨員干部勇于擔責、敢于創新,努力在攻堅克難中長本領、出業績。
銀川市開展工業穩產擴產等“八大攻堅戰”,舉辦智算應用論壇暨項目簽約和開工推進會,現場簽約項目48個、總投資205億元。
石嘴山市打造電力電子半導體信息等4個百億產業園,推動“8條產業鏈”聚鏈成勢,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
吳忠市實行“周調度、旬提示、月晾曬”,613個計劃實施項目開工率99%,完成投資395億元。
固原市416個計劃項目全部開工,新開工項目18個、年度計劃投資24億元,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連續7個月領跑全區。
中衛市推動數據中心綠電供應等33個項目開工建設,405個計劃實施項目開工375個,7個自治區重點項目完成投資64.5億元,投資完成率203%。
寧東基地管委會實施工業增長、投資增長等“九大攻堅行動”,9月新開工11個項目、總投資8.2億元。
(三)
著力強化要素保障、優化營商環境、推動項目建設,寧夏在審批上做“減法”、管理上做“加法”、問題上做“除法”、提質上做“乘法”,全面推進“高效辦成一件事”,為打好“百日攻堅戰”、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
10月18日,走進總投資10億元、國內最大的酒旅宿集項目賀蘭山宿集工程施工現場,只見機器轟鳴、焊花四濺,建設者在鋼筋桁架間穿行,吊臂勾勒出項目拔地而起的線條。
“‘一鏈一企一策’全流程幫代辦服務,為我們節省了時間、人力成本,項目開工80多天已經完成了工程量的30%,力爭在11月15日前完成所有建筑主體分離。”歇工期間,賀蘭山宿集建設單位項目負責人王文濤與上門開展“高效辦成葡萄酒產業一件事”服務的鎮北堡鎮“紫俠跑長”于春發、西夏區“項目管家”馬瑞溝通新增用地報批事宜,向來者表示感謝。
聚焦國務院部署的13個“一件事”落地落實,寧夏大力創新服務模式和應用場景,延長單個事項服務鏈條,由原來86個事項拓展為121個事項。其中,高效辦證“一件事”今年以來已解決1萬多戶歷史“辦證難”問題。
截至目前,寧夏網上可辦、“最多跑一次”事項占比分別為95.3%、91.3%,累計辦件19631.8萬件。
“我的寧夏”政務App實名注冊人數1155.44萬,可辦事項1600多項、可查事項4500多項,累計辦件1788.74萬件,提速推進全區移動辦事由“掌上可辦”向“掌上好辦”轉型。
平均壓減時限70%、壓減材料66.28%、壓減環節80.35%,減少跑動次數90.28%以上……全區政務服務正在向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一網通辦”加速邁進。
(四)
奮力打好“百日攻堅戰”,是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關鍵一步。
這一步,邁得“穩”——前三季度,全區三次產業支撐保持韌勁。
第一產業增加值增長6.3%;秋糧收獲進度達96%,為連續21年豐收保證了穩定局勢。第二產業增加值增長7%;規上工業企業中占49.7%的民營企業增加值662億元,增長13.1%。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長2.8%;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增長3.5%。
這一步,邁得“準”——針對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中的短板弱項,自治區黨委和政府舉非常之力、用非常之策、下非常之功,打出一套“組合拳”,繼年初部署實施經濟發展“五個提質增效”、二季度創新制定支持企業發展“十項機制”之后,三季度及時果斷啟動“百日攻堅戰”,為經濟當期企穩向好和四季度集中發力奠定了重要基礎。
這一步,向前“進”——四季度全區地區生產總值占全年比重近30%,既是完成今年目標任務的最后攻堅期,也關系明年經濟社會發展開局起步。“百日攻堅戰”到了最吃勁的時候,必須拿出“但到半途須努力,要登絕頂莫辭勞”的精氣神、硬作風和好狀態,實現全力以赴的一躍。
保持沖勁、韌勁、實勁,寧夏已邁開新步伐,朝著完成全年目標進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