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上午9點整,西吉縣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在會議中心會堂開幕。
大會應到代表220名,實到代表203名,符合法定人數。
本次大會的執行主席是:王學軍、李聰、馬天英、李國英、馬保師、宋亞俊、劉克虎、高耀明、王萬龍、楊小會、郭滿福、馬桂英、吳建雄、高月琴。
主席臺就座的還有: 主席團成員,縣委、人大、政府、政協、法院、檢察院、工業園區的領導同志和縣人大常委會原領導。
列席本次大會的有:出席縣政協十一屆五次全體會議的委員,不是縣人大代表的縣委部門、人大機關、政府部門、群眾團體、區市駐縣單位、武警中隊、消防大隊及各鄉鎮負責人。
△大會在雄壯的國歌聲中開幕。
△政府縣長楊生俊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
△大會由大會執行主席李聰主持。
報告共有三個部分,一是2020年及“十三五”時期工作回顧;二是“十四五”主要目標任務及2035年遠景目標;三是2021年主要工作任務。
2020年及“十三五”時期工作回顧:剛剛過去的2020年,是我縣發展史上極不平凡、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沖擊和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艱巨任務,在區市黨委、政府和縣委的堅強領導下,在縣人大、政協和社會各界的監督支持下,縣人民政府團結帶領全縣廣大干部群眾,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寧夏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區市黨委、政府及縣委決策部署,堅決扛起歷史使命,始終保持戰略定力,積極應對疫情防控,聚力決戰脫貧攻堅,扎實推進“六穩”“六保”工作,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雙勝利”。預計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74.06億元,同比增長6.8%;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1.18億元,增長1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5.77億元,下降5%;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81億元,增長0.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700元,增長5%;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70元,增長13%。
報告從六個方面對2020年政府工作做了回顧總結。
一、持續強勁發力,脫貧攻堅決戰決勝。緊盯“貧困人口脫貧、貧困村出列、貧困縣摘帽”目標任務,通過突出重點精準施策、聚焦短板“四查四補”、緊盯難點掛牌督戰,全年減貧4244人,綜合貧困發生率下降到0,2020年11月16日,自治區人民政府正式批復同意西吉縣退出貧困縣序列,并順利通過了國家各類評估考核和脫貧攻堅普查,脫貧質量扎實可靠。
二、科學有序應對,疫情防控成效顯著。面對突如其來的嚴重疫情,嚴格落實精準防控之策,通過健全完善指揮體系、立體防控精準到位、全方位保障共克時艱,守住了“三個不發生”底線,通過最大限度降低了疫情對經濟社會影響。
三、優化調整結構,產業發展迸發活力。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特色農業提質增效、新型工業聚集發展、商貿旅游加快復蘇,促進三次產業融合發展。
四、強化投資拉動,城鄉面貌持續改觀。嚴格落實“一個項目、一位責任領導、一個工作專班、一名具體負責人、一抓到底”的包抓責任機制,通過狠抓農業基礎建設、加快交通路網建設、統籌推進城鄉建設、深入開展污染防治,年內確定的“六大領域”80個投資項目高質高效推進。
五、致力改善民生,社會事業全面發展。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著力優化公共服務、規范落實保障政策、加強創新社會治理,盡心竭力在發展中增進民生福祉。
六、強化自身建設,政府效能不斷提升。堅定不移轉作風、提效能、促規范,通過全面加強政治建設、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全面優化服務效能,不斷增強政府的執行力、落實力和公信力。
“十三五”時期,我們堅持補短板、強弱項、增后勁,經濟發展提質增效,綜合實力顯著增強;精準扶貧成果豐碩,脫貧目標如期實現;產業結構不斷優化,質量效益穩步提升;基礎設施加快建設,城鄉面貌變化巨大;污染防治成效明顯,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社會事業全面進步,民生保障堅實有力;改革創新縱深推進,發展活力不斷釋放;民主法治扎實推進,依法行政有序規范,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就。
報告指出,五年的開拓,五年的奮進,既充滿艱辛,又令人鼓舞,一件件難事、一場場硬仗,通過多方發力、上下聯動、久久為功,都逐一解決,取得了重大勝利。這是黨中央、國務院親切關懷的結果,是區市黨委、政府和縣委堅強領導的結果,是縣人大、政協和社會各界指導監督的結果,是各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理解信任、鼎力支持的結果,是全縣人民齊心協力、務實苦干的結果。
報告指出,“十四五”時期,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謀劃好“十四五”工作事關全局、關乎長遠。
“十四五”時期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思想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寧夏重要講話精神,按照“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全面貫徹落實自治區黨委十二屆八次、九次、十次、十一次、十二次全會和市委四屆五次、六次、七次、八次、九次全會及縣委十四屆六次、七次、八次全會精神,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為時代使命,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統籌發展和安全,主動融入新發展格局,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扎實推進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堅決守好促進民族團結、維護政治安全、改善生態環境“三條生命線”,加快發展肉牛、馬鈴薯、紡織服裝加工、文化旅游、林草“五大產業”,全力打造現代產業體系,著力構建“一帶三區”協調發展新格局,走出一條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子,實現經濟行穩致遠、社會安定和諧,奮力譜寫建設先行區和美麗新寧夏的西吉篇章,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開好局、起好步。
報告指出,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關鍵之年,做好今年工作至關重要、影響深遠。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固定資產投資增長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8%,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7%,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9%。
報告從七個方面對2021年的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
一、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在接續推進鄉村振興上邁出新步伐。做好扶持政策銜接。做好保障機制銜接。總結提煉先進經驗做法,健全防止返貧動態監測機制。做好幫扶責任銜接。有序推動鄉村(社區)換屆后工作交接。持續深化閩寧協作,加大央企定點幫扶力度,實施民營企業“百企興百村”行動。
二、推進先行區建設,在打造宜居環境上展現新作為。補齊基礎設施短板。大力實施項目帶動戰略。提升城鄉建管水平。狠抓生態環境保護。持續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抓好城市揚塵管控和低空面源污染治理。
三、堅持新發展理念,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上挖掘新動能。提高農業質量效益。持續優化種養業結構。實施“四個一”林草產業工程和高標準農田建設。推動新型工業升級。力爭年內引進5個產業開發項目,到位資金25億元以上。年內新增工業企業10家,新增規模以上企業2家,實現工業增加值增長10%以上。加快商貿旅游發展。注重消費新業態培育,優化提升縣鄉村三級物流配送體系。廣泛開展產銷對接和展銷活動。不斷完善旅游環線交通道路和旅游景區基礎設施。
四、實施民生提升行動,在增進群眾福祉上取得新成效。實施移民致富提升行動。強化縣內移民搬遷后續幫扶,統籌做好產業扶持、技能培訓、就近就業和基礎設施配套、公共服務完善等重點工作。實施教育質量提升行動。全面完成七小、八中等建設項目,統籌推進一中、九幼等教育項目,著力解決“大校額”“大班額”問題。深化集團化聯盟式辦學模式,均衡發展學前教育、職業教育、特殊教育,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實施健康水平提升行動。全面完成縣疾控中心、縣醫院感染性疾病科綜合樓和中醫院服務能力提升工程建設,加快醫療健康集團組建和基本醫療設備配備,加大全科醫生培養力度,深入推進健康西吉建設和愛國衛生運動。實施居民收入提升行動。全面落實穩崗、增崗等就業政策,持續深化閩寧勞務協作機制,強化公益性崗位統籌管理。
五、統籌發展和安全,在建設平安西吉上夯實新基礎。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堅決抓好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工作,壓緊壓實“四方責任”,慎終如始落實落細各項防控措施。強化公共安全保障。啟動實施安可替代工程,縱深推進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全力抓好基本農田非糧化、非農化專項整治工作。加快“全域創建食品藥品安全區”建設。常態化開展農村(社區)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積極防范化解風險。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構建“四位一體”矛盾糾紛化解新機制。嚴格實行預算和限額管理。不斷加大金融風險防范和宣傳教育。加強治理能力建設。認真落實基層治理“1+6”實施方案和任務清單。守好促進民族團結生命線,實現自治區級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縣創建目標,持續整治宗教領域突出問題。
六、深化改革開放,在激發發展活力上實現新突破。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全面落實降低企業經營成本、規范市場監管等優化營商環境“九大行動”。全面推行“163”政務模式和“8+3”服務舉措。深入推進基層整合審批服務執法力量改革,逐步建立基層權責統一、權威高效的行政執法體系。全面推進農村改革。探索“三權分置”制度,建立土地征收公共利益用地認定機制。加快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和村集體資產收益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多層次農業保險體系。持續深化其它領域改革。統籌推進鄉鎮和事業單位機構改革、城鄉一體化供水體制改革、醫療體制和疾病預防控制體系改革,深化預算管理制度和金融機構改革,完善現代稅收制度,加快推進“縣管校聘”教師管理體制改革,鞏固提升“交所合一”警務機制改革成果。
七、加強政治建設,在提升政府公信力上開創新局面。全面加強理論武裝。自覺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寧夏講話精神作為根本遵循,深刻領會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自治區黨委十二屆十二次全會、市委四屆九次全會、縣委十四屆八次全會精神實質,切實把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貫穿政府工作全過程、各領域。深入推進依法行政。全面推行行政執法“三項制度”,認真落實民主集中制,嚴格執行請示報告制度,主動向縣委請示報告重大問題、重大事項,依法接受人大法律監督,自覺接受政協民主監督和社會輿論監督,高質量辦好人大議案建議、政協提案和民生實事。全力推動作風轉變。全力維護為民務實清廉政府形象。
新藍圖振奮人心,新征程澎湃激昂。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區市黨委、政府和縣委堅強領導下,凝聚全縣干部群眾智慧力量,咬定青山不放松,腳踏實地加油干,以優異成績慶祝建黨100周年,奮力譜寫建設“先行區和美麗新寧夏”、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的西吉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