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5月份以來,西吉縣進入高溫天氣,同時缺少有效降水,給農作物的生長造成負面影響,自8月16日20時起,西吉縣部分地區出現小雨天氣,預計將持續到19日下午,有效緩解旱情給農作物帶來的影響。
記者在縣氣象局了解到,16日20時至17日09時,西吉縣大部地區出現小雨天氣,預計雨量在0.1到3.2毫米之間,最大雨量出現在火石寨鄉沙崗村,為3.2毫米。
氣象局干部陳利偉說,預計此次小雨天氣將持續到19日下午,大部分鄉鎮累計雨量在10毫米到20毫米之間,個別鄉鎮將超過20毫米。氣象部門將科學研判,抓住有利時機,積極開展人工增雨作業。
目前,西吉縣馬鈴薯、青貯玉米等作物正處在生長關鍵期,近期旱情已經形成農作物減產趨勢。廣大群眾正盼望著一場有效降雨,在緩解旱情的同時,促進農作物的生長。
吉強鎮水岔村村民張彪說,今年老百姓主要都養牛,種植青貯玉米的面積比較大。因為今年沒有下雨,玉米長得不太理想,現在就看這一場雨如果下了,給老百姓還能援助一下。
目前正處于馬鈴薯塊莖的膨大期,蓄水最為關鍵。據馬鈴薯產業服務中心負責人介紹,如果能夠形成有效降雨,將對馬鈴薯產量有增加作用,同時還需做好馬鈴薯病害防治和施肥工作。
馬鈴薯產業服務中心副主任劉東川說,最近(如果)有效降雨,我們要做好以下兩點,第一就是正處在8月中下旬,是馬鈴薯晚疫病的高發期,要做好馬鈴薯晚疫病的防治,這是很關鍵的。第二就是做好補噴些葉面肥,假如說磷酸二氫鉀,有助于馬鈴薯塊莖的膨大。
草畜產業作為西吉縣支柱產業之一,目前青貯玉米長勢不太理想,農業部門建議,若近期降雨達到20毫米以上,廣大群眾先不要收割青貯玉米和籽粒玉米,同時遇雨適當給谷子、糜子和蕎麥追施尿素等肥料,以增加其植株生長量和飽滿度,增加其營養成分,加快農作物灌漿速度,增加產量。另外,對已拆翻的土地可以及時補種燕麥等飼草作物,填補飼草減產帶來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