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市委副書記、縣委書記白學貴在硝河鄉和美新村、將臺堡鎮牟榮村和馬蓮鄉張堡塬村調研設施農業發展情況時,強調發展設施農業是建設農業強縣、創建全國鄉村振興示范縣的重要舉措,是促進農業提質增效、農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撐,要抓緊抓好,不讓一個大棚閑置。
硝河鄉和美新村的設施大棚里,綠意盎然的辣椒苗長勢喜人。白學貴察看辣椒苗長勢,全面了解設施大棚的利用、種植和收益等情況。他指出,發展設施農業是穩定一產的重要支撐和促進移民群眾就業增收的重要途徑,要上足機械、增加人力,加快整地進度、加緊育苗種植,將大棚全部利用起來,提高農業生產效益。同時要激發群眾內生動力,調動群眾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群眾主動投身到設施農業建設當中,讓大棚一年四季都“熱起來”“動起來”。 走進將臺堡鎮牟榮蔬菜育苗中心,大棚內的工人們正忙著育苗。白學貴與企業負責人、員工深入交流,了解菜苗種植銷售、群眾就業增收等情況。他要求,企業要在基地規模建設、老舊設施改造提升、新品種新技術引進、標準化管理水平提升等方面持續發力,盤活資源,不斷提高大棚利用率和育苗率。要緊緊圍繞群眾增收目標,通過增加就業崗位、提升薪資待遇、效能考核獎勵,讓利于民、受惠于民,讓就業方式更多元、增收空間更廣闊。 在馬蓮向豐現代農業循環示范園,白學貴認真聽取鄉鎮和企業負責人設施農業發展情況匯報,并與企業負責人算經濟賬、謀發展路。鄉鎮負責人介紹道,“我們與企業一年一簽訂合同,擇優使用,優者留,劣者汰。”白學貴指出,這種理念特別好,有利于調動企業發展設施農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值得推廣和借鑒。白學貴強調,企業要以市場為導向,在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產“三品一標”上狠下功夫,做強優勢、做亮品牌,把產業的特色優勢往深里做、往精里做,讓產品變商品,不斷增強市場競爭優勢和示范帶動效應,真正達到促進農業提質增效、農民增收致富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