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天氣網消息,2023年首場大范圍雨雪即將上線,預計1月11日至15日,這股強冷空氣將給我國帶來劇烈降溫、大風及大范圍雨雪,東北、江淮、江南等地部分地區氣溫將暴跌20℃左右,華北、黃淮等地有明顯雨雪,不少地方將是今冬初雪。
氣溫下降,心臟也會因此更容易受傷。
01心臟有四道坎兒
中國中醫科學研究院廣安門醫院腫瘤科主任醫師熊露2023年1月在健康時報刊文指出,俗話說,心臟最不喜歡冬天。冬季是心臟病患者最難過的季節。因此,防止心腦血管疾病發生,心臟要尤其當心以下4個健康坎兒。
第一道關:心腦血管疾病易高發。到了冬季,天氣寒冷是導致心腦血管疾病易高發重要原因。
第二道關:血壓波動大。和熱膨脹和冷收縮原理是一樣,冬季寒冷的氣候,血管也會熱脹冷縮,外周血管收縮會導致血壓升高,要引起足夠的重視。
第三道關:血脂易升高。冬季人們室外活動減少,如果攝入更多高脂食物,則容易引起肥胖。導致甘油三酯、膽固醇水平升高。
第四道關:感染關。冬季濕度低,氣候干燥,如果室內溫度偏高,空氣流通不好,則唇、鼻等部位容易缺乏水分,會給很多細菌入侵留下可乘之機,增加心臟感染風險。
因此,想要心臟能平穩過冬,建議做好以下幾件事。第一,進補不過度。其二,早上10點前,避免劇烈運動。其三,注意保暖。著涼受寒也容易誘發心血管意外。洗臉、刷牙最好用溫水,以減輕血管刺激;外出要穿得暖,記得戴上帽子和圍巾等。
02小心心臟的8大危險時刻
除了氣溫降低,解放軍總醫院第三醫學中心原急診科主任王立祥2018年在健康時報刊文提醒,還要注意傷害心臟的多個危險時刻。
1. 潔身洗澡時
洗澡時全身血管擴張,有心腦血管疾病的老人長時間待在密閉缺氧的環境里,很容易引起大腦和心臟缺血。冠心病患者及中老年人不要在飽餐或饑餓的情況下洗澡,洗澡水溫應與體溫相當,時間不宜過長,最好在他人幫助下進行。
2. 如廁排便時
不少中老年人大便不順暢,用力排便時,腹內壓增大,血壓迅速上升,甚至可較平時翻一番,這都會增加心臟負擔,誘發心肌梗死。冠心病患者及中老年人在如廁時切忌用力過猛,大便不順暢時,可通過藥物等方式輔助排便。
3. 聚會酒席時
就餐時喝點小酒是不少人的習慣,但酒精會引起大腦興奮,使心率加快,血壓升高,并可誘使心律失常。對于心腦血管疾病者則會誘發冠狀動脈痙攣或急性心肌梗死。建議冠心病患者及中老年人別喝酒,同時注意清淡飲食,別暴飲暴食。
4. 娛樂棋牌時
老人打牌、下棋時長時間久坐不動,情緒突然激動時,血壓會一路飆升,心率增快,容易誘發心肌缺血。建議冠心病患者及中老年人在進行打牌、下棋等娛樂時,適當活動,利于體內血液循環,不宜長時間久坐不動。
5. 習慣吸煙時
吸煙會促使動脈硬化,也會增大心梗的危險。另外,吸煙會引起冠狀動脈收縮、痙攣,導致血管閉塞,發生心肌梗死。建議所有人都能認識到“吸煙有害健康”,盡早戒煙,要相信無論什么時刻戒煙都不算晚。
6. 早晨起床時
早晨起床,人從“半休眠”狀態蘇醒,呼吸心跳加快,血流加速,容易使已老化的心腦血管破裂,黏稠血液易形成血栓造成栓塞。這就是專家廣泛認同的“魔鬼時刻”。晨起在床上活動四肢后再緩慢坐起。
7. 觀看電視時
很多老人喜歡看電視,但長時間看電視會使情緒激動,引起交感神經興奮,血壓升高,冠狀動脈痙攣,致使心肌缺血,誘發心絞痛或心肌梗塞。建議看電視控制好時間,睡前別超過半小時,不看內容過于刺激的節目。
8. 高壓勞累時
臨床上發現,很多猝死的人,或多或少都會經歷一個高壓、長時間的精神緊繃、高強度工作事件。
2020年刊發一篇研究《我國5516例尸解猝死病例流行特征分析》中就發現,猝死發生的首要原因是心源性猝死(57.76%),而情緒激動(26%)、勞累(25%)排猝死誘因前兩位。該休息時就休息,別讓身體超負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