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千萬別用小拇指掏耳朵 上了熱搜。
有博主說,自己用小拇指掏耳朵時把耳道掏出血,因為沒有及時清理,跟耳屎凝固成結石,還和耳道粘連起來了。清理時,“非常痛,痛到全身出汗把衣服打濕”……
每個人的耳朵里都藏著不少耳屎,很多人喜歡把它們去除干凈,不管有事沒事,就拿小拇指撓一撓,或者用棉簽、發卡、挖耳勺掏一掏。
但耳屎有必要掏嗎?耳朵癢是需要掏了嗎?掏耳屎的正確方式是啥?
01人為何如此癡迷于掏耳朵?
弗洛伊德曾言:所有的排泄都能給人帶來快感。
采耳也不例外。掏出來的耳垢越大,有的人就越滿足。
那這種快感和過癮,是怎么被制造出來的呢?
耳朵是性感和敏感的器官,當我們挖耳朵,或采耳師們利用工具,如鵝毛棒、鋏子、震子、馬尾等清除外耳道內的耳垢時,會對外耳道內的神經末梢產生刺激。
繼而,感覺神經末梢會把這種激轉化為神經沖動,傳遞給人體最性感的器官——大腦,使人在酥癢和緊張之后獲得享受與放松。
圖庫版權圖片,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耳屎,是來自于外耳道皮脂腺和耵聹腺的分泌物,同時還混有灰塵和皮屑,醫學稱它為“耵聹”。耳屎雖然說是代謝廢物,但大有作用,且留且珍惜!
圖庫版權圖片,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02耳朵癢,掏還是忍?
如果耳朵嚴重瘙癢時,建議看醫生。
如果不是非常嚴重,建議忍忍。
導致耳朵癢的原因很多,常見的原因有:
不良的生活習慣
比如辛辣的飲食或頻繁的熬夜。
不良的掏耳習慣
有人習慣把耳屎挖得太干凈,但這反而更易使外界的有害物質進入耳朵,同時也會導致外耳道干燥,從而引發耳朵瘙癢。
外耳道炎或外耳道濕疹
一旦外耳道進水,外耳道皮膚潮濕,加上不良的掏耳習慣損傷外耳道皮膚后,容易導致外耳道發炎,出現耳內悶脹、疼痛等不適感。
過敏
過敏性疾病發作,有時也會引起外耳道瘙癢。
螨蟲
如果螨蟲跑到了我們耳朵里,我們也會覺得耳朵癢。
03這些錯誤的掏耳朵方法,快停下!
很多人習慣于自己掏耳朵,用長指甲,甚至是發卡、鉛筆頭、火柴棒等手邊有的、覺得能塞進耳朵里的東西,但其實,這些方法的風險很大!
用力過深或過猛,導致耳道出血,鼓膜穿孔,聽力下降,甚至中耳炎癥。
方法不當,將耳屎推向耳道深部,形成耵聹栓塞,導致聽力減退,壓迫鼓膜甚至引起耳鳴,眩暈等不適。
圖庫版權圖片,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還有人習慣去街邊的采耳店,但這也同樣有風險。
不少街邊采耳工具存在重復使用、清潔衛生不達標的問題,很容易造成外耳道真菌感染,出現耳部瘙癢、耳悶、耳痛等癥狀,還易感染傳染性疾病。
04正確的掏耳朵方法
正常情況下,耳朵有“自潔”功能,隨著每次說話、咀嚼能夠自己向外移動,自行掉落。如果覺得耳朵癢,可以洗干凈手在耳廓或者外耳道輕摳兩下。
如果是濕濕的油耳屎,可以去醫院讓專業的耳鼻喉醫生幫你掏。千萬不要用棉簽、木棍、挖耳勺等使勁去戳耳朵。
如果出現了聽不清聲音、耳朵有蒙脹感或耳朵進水后疼痛等癥狀,這可能是已經患了耵聹栓塞,需要及時就醫。
平時耳朵輕微瘙癢,可輕按耳道口的軟骨緩解。千萬不要損傷外耳道皮膚及鼓膜,如不慎損傷外耳道皮膚,一定要預防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