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陜西西安吉的堡萬科金色悅城幼兒園,多名孩子家長表示,該幼兒園百余名兒童出現不同程度身體不適癥狀。癥狀基本為高燒不退、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等。有家長稱,自己的孩子高燒至39.8℃,有的甚至高達41℃。
如果身體給我們發出了這些信號,例如出現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發熱這些癥狀,我們就要提高警惕了!
那這些信號是傳遞了什么信息了呢?
你猜的沒錯,就是食物中毒!沙門氏菌是引起食物中毒最常見的致病菌!在世界各國發生的細菌性食物中毒中位居榜首,也是導致全球腹瀉病的四大病因之一。
我知道你會問,沙門氏菌是何方神圣,居然這么厲害?
快來看一看,它長這樣!
什么是沙門氏菌?都有哪些“致病”絕招?
今天的科普全是干貨,小伙伴們一定要耐著性子堅持看完!
沙門氏菌是一種常見的食源性致病菌,為無芽孢、無莢膜的革蘭氏陰性桿菌,是腸道菌科中最復雜的菌屬。它一般寄居在人和動物體內,除了喜歡污染肉、蛋、奶等動物性食品及其制品,還喜歡污染水果、蔬菜、花生醬、燕麥、零食等常見食品。
這個“小家伙”代謝不分解蛋白質,污染食物后無感官性狀的變化,因此,被污染的食品從肉眼根本看不出來,讓人防不勝防。
感染后,有什么癥狀表現?
沙門氏菌病的特征是急性發熱、腹痛、惡心、嘔吐和腹瀉,如當前大多數病例中所報告的那樣,這些腹瀉可能是血性的。癥狀通常在攝入被沙門氏菌污染的食物或水后6-72小時出現,病程持續2-7天。沙門氏菌病的癥狀一般相對較輕,大多數情況下患者無需特殊治療即可康復。然而,在某些情況下,特別是在兒童、老年人及免疫力低下的人群中,嚴重的會出現脫水的情況,甚至危及生命。
沙門氏菌污染原因是什么?
01、食品原料本身未清洗徹底,或者清洗后未妥善放置;
02、交叉污染,如刀、砧板、半成品盛裝容器或者廚師的手被沙門氏菌污染后再污染其他食物;
03、加工存儲設備的清潔衛生未清潔消毒到位,如攪拌機、烘烤箱、消毒柜、冰箱等;
04、未做到煮熟煮透,特別是烹飪大塊肉類食品和冰箱存放食物再加熱時,食品中心溫度未達到70度以上。
05、未做到正確存放食物,能低溫儲存的食物未及時儲存在冰箱中,或存放在冰箱中但未做好包裝。如新買的雞蛋未包裝好就放入冰箱,且未與冰箱內其它食物隔絕開,導致其表面攜帶病菌對冰箱內其它食物造成污染。
一份防菌提示避免“病從口入”
預防食源性疾病的發生,我們應當遵循WHO推薦的:“食品安全五要點”:
1、 保持清潔;
飯前便后勤洗手,防止攜帶者傳染或自身反復感染,洗手也是去除微生物的重要步驟。
2、 生熟分開;
注重廚房衛生,生熟砧板、刀具分開使用與存放,避免交叉污染。
3、 燒熟煮透;
食物要燒熟煮透(尤其是禽類畜肉類和蛋類)。
4、 在安全的溫度下保持食物;
正確儲存食品,在室溫下,熟食存放的時間不要超過2小時,特別是高溫高濕的天氣;剩飯剩菜建議冷藏存放(2℃~5℃),并盡快食用,防止沙門氏菌繁殖。
5、 使用安全的水和食物原料;
購買檢疫合格的禽、畜、蛋類食品,使用安全的飲用水和食物原料,降低食品中含有沙門氏菌的可能性。
做好以上幾點,沙門氏菌離我們遠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