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最近有點心事,起因是他偶然發現他家小胖的脖子、腋窩都黑黢黢的,好像積累的泥垢一樣。本以為臭小子沒有好好洗澡,結果他認真監督后卻發現那些“泥垢”并不能被洗掉,這讓他察覺到了不對勁。
出于謹慎,我讓朋友帶小胖去了皮膚科。但根據泥垢一樣的外觀、發病的部位和小胖的體型,我已經猜到小胖大概率是患了黑棘皮病,后來皮膚科醫生的反饋也證實了我的判斷。
圖庫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黑棘皮病并不罕見,你可能也見過這種看起來“臟兮兮”的小孩,多數是胖小孩,因為肥胖是黑棘皮病的重要原因之一,且兒童和青少年中尤其明顯。[1]
一項針對 618 名 7~17 歲人群的調查研究表明,黑棘皮病的發生率和肥胖程度正相關。體重指數排名前 2%的孩子里,有 62%的人存在黑棘皮病。[2]
01黑棘皮病是什么?
黑棘皮病病如其名,是皮膚變得黑褐、粗糙的一種疾病。皮損一般對稱分布在身體的間擦部位,也就是容易摩擦到的地方,頸部的背面、兩側以及腋窩最為常見。其它有皮膚褶皺的部位如肘窩、乳房下、腹股溝、臍周等偶爾也能見到。
圖庫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皮損常常增厚,呈現為天鵝絨樣外觀,有時還會出現零散的像疣一樣的皮贅。多數黑棘皮病沒有癥狀,但如果發病部位浸漬在汗水中,此處皮膚也可能因為感染、發炎而出現瘙癢、疼痛、滲液等不適。
02為什么會發生黑棘皮病?
雖然黑棘皮病看起來埋汰,但它和個人衛生并沒有關系,千萬不能因為它的外觀對患者產生偏見。
誘發黑棘皮病的因素有很多。如前文所言,黑棘皮病的發生和肥胖有關,分布部位的特征則顯示它可能和局部皮膚受到物理刺激也有關系。黑棘皮病在兒童和成年人中均可發生,除了肥胖外,遺傳、種族、2型糖尿病等也構成黑棘皮病的危險因素,其中高胰島素血癥和胰島素抵抗似乎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2-4] 一些惡性腫瘤和藥物偶爾也可引起黑棘皮病。[5-8]
圖庫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03哪些情況容易發生黑棘皮???出現黑棘皮病可能提示什么?
我們都知道,胰島素的功能是降低血液中葡萄糖的水平。但有時候,胰島素的降血糖能力會因為各種原因下降,于是身體為了維持血糖的平穩,不得不分泌更多的胰島素,這就是胰島素抵抗和高胰島素血癥的發生過程。
糖尿病人和糖耐量受損的“準糖尿病人”、肥胖人群都可存在胰島素抵抗和高胰島素血癥的情況,因此才成為黑棘皮病最常見的人群。
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雖然主要表現為月經異常、高雄激素血癥,但由于其本質上是一系列代謝問題的癥候群,也有相當一部分人存在肥胖和胰島素抵抗。臨床上觀察到可有高達三分之一左右的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合并黑棘皮病。[9]
圖庫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同理,那些會影響血糖代謝和胰島素水平的藥物,如注射用胰島素、全身用糖皮質激素等,自然也是能引起黑棘皮病的。
所以反過來,如果突然發現脖后、腋下的膚色對稱性地加深,疑似黑棘皮病,應該怎么辦呢?
1. 回顧近期用過的藥物,看是否有影響糖代謝或者不良反應包含黑棘皮病的。
2. 檢查血糖、胰島素、糖耐量等血糖代謝相關指標。
3. 如果合并月經異常,還需查性激素水平、婦科B超。
很容易想到對不對?臨床上就是這么操作的。比如有的醫生就建議將黑棘皮病作為妊娠期糖尿病的預測指標。[10]
不過,黑棘皮病的元兇也并不總是胰島素和血糖異常。目前還發現一些遺傳性的黑棘皮病案例和特定的基因突變有關,有些惡性腫瘤也可導致黑棘皮病或者類似癥狀。因此,如果近期沒有用藥,體重、血糖等相關指標也正常,仍然發生了黑棘皮病,就需要格外當心。
04黑棘皮病的治療
找出并解決原始問題是治療黑棘皮病的關鍵,肥胖患者控制好體重、血糖異常患者注意改善胰島素抵抗、更換或停用導致黑棘皮病的藥物,情況會自然好轉。如果現狀暫時不能改變,也有促進皮膚代謝的藥物、激光等治療方法可以幫助改善皮膚狀態。
圖庫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黑棘皮病作為一個疾病,其實更像是身體狀況異常的外在指標。所以自己或者家人萬一中了招,一定要認真排查背后的原因,消除健康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