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在西吉,隨處可見的柏油路暢通無阻,道路兩旁干凈衛生,筆者一行人乘坐中巴車穿梭在田間地頭,即使是急轉彎處,也能自由通行,我們在路上見證了西吉修路工程的喜人成果……...
“年畫寓意吉祥、富貴、長壽,寄托美好愿望,增添節日喜慶氛圍。”2月6日,西吉縣吉強鎮湖濱社區熱鬧非凡,一幅幅精美的年畫擺放在展示臺上,志愿者劉蔚為居民們講解年畫歷史淵源。當天,西吉縣“賞年畫·過大年”...
腰肌勞損的陳寶國趁著農閑到村衛生室找醫生扎了幾針,得了銀屑病的老白找醫生開了點藥,得了肝病的老包按照醫生囑咐按時復查……中醫理療因價格相對便宜,受到了越來越多農村老百姓的歡迎。腰肌勞損的陳寶國趁著農閑...
火彥紅這幾年的工作,像他名字讀起來那樣紅火!作為西吉縣將臺堡鎮火集村黨支部書記,他2021年上任以來,帶著村民發展冷涼蔬菜,特別是把村民組織起來的“聯產單干”形式,實現了“效益雙收、旱澇保收、群眾增收...
為了更好地促進西吉縣的發展,1月26日,天南地北的西吉人和為西吉的發展作出奉獻的人座談會在銀川召開。來自黨政界、學術界、工商界以及增進為西吉縣作出過貢獻的西吉籍代表歡聚一堂,共同為西吉縣的發展建言獻策...
走進西吉中學的大門,兩旁的“團結勤奮 求實創新”的校訓引人注目,6000余名學生熙熙攘攘,給校園帶來了生機和活力。隨著教育人才“組團式”幫扶工作的推進,這所有著78年辦學歷史的老校正在悄然發生著變化。...
1月26日晚,天南地北的西吉人和五湖四海奉獻西吉的人座談會在寧夏銀川市召開。此次座談會通過“走出去”和“請進來”的方式,與天南地北的西吉人和五湖四海奉獻西吉的人進行“面對面”交流,共憶奮斗歷程、共話西...
熱粥辭舊月,冬暖迎新春。1月18日,西吉縣在震湖鄉、平峰鎮李岔村、吉強鎮龍王壩村和將臺堡長征會師紀念園等地舉辦“非遺過大年?文化進萬家”“三下鄉”文化系列活動。...
2023年以來,西吉縣通過聚焦選優配強村黨支部書記攻堅行動、培養發展黨員強基行動、培育壯大特色產業富民行動和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提質行動,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堅實的組織保障。...
“前些年,去醫院看病、買藥要等很長時間,還必須帶醫保卡。現在在手機上預約掛號,用不了太多時間就能見到主治大夫,且用醫保電子憑證就能刷卡報銷,就診效率提高了很多。”...
“過街天橋修好了,但十字路口的紅綠燈還是之前的90秒,閑聊中反映了這個問題,沒想到幾天就調整了交通信號燈、行車標線,有效解決了交通擁堵問題。”...
12月27日下午,“農村唱響富裕歌 農民舞動幸福曲”西吉縣2023年鄉村“村晚”暨今冬明春系列群眾文化活動在固原市西吉縣吉強鎮龍王壩村啟動。...
“層層梯田飄彩帶,小秋雜糧惹人愛,冷涼蔬菜好品牌,養牛大縣了不得……”12月27日,西吉縣吉強鎮龍王壩村彩旗飄飄、鑼鼓喧天,在西吉縣春官詞傳承人、社火隊、舞獅舞龍隊演員們精彩配合下,首個非遺互動表演節...
冬日的西海固略顯蕭瑟,漫山的梯田和樹木已褪去綠色。...
前陣子,馬蓮鄉到偏城鄉的公路正在擴建,看著壓路機來回奔忙,大家心里可提氣了。...
12月21日,走進西吉縣興平鄉“噸牛”肉牛養殖場,映入眼簾的是一排排寬敞整齊的標準化圈舍,一頭頭肉牛膘肥體壯。“目前存欄肉牛500頭,滿負荷可養900頭牛。”...
馬鈴薯之于寧夏西海固,有著特殊的意義。...
“縣委、縣政府領導已經兩次來到我們企業現場辦公,對于解決不動產產權證、兌付投資補貼等問題給出了明確答復,我們很感動,也很受鼓舞!作為企業更要主動履行責任,抓緊開拓市場,為全縣肉牛產業高質量發展作出貢獻...
12月15日,記者走進寧夏西吉縣馬蓮鄉后莊村標準化肉牛養殖園區,一座座標準化牛棚整齊劃一,在村民馬振昌的牛棚里十幾頭體形健碩、毛色黃白相間的肉牛正在牛棚里悠閑地吃著草料。...
“來這里吃飯,不收錢還可以和老伙伴們一起說說笑笑,心里也是個暢快地!”近日,在寧夏西吉縣新營鄉腰巴莊村,樊奶奶吃著熱氣騰騰的飯菜,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12月12日,走進西吉縣震湖鄉紅莊村紅莊組,映入眼簾的是平坦的村路、嶄新的路燈、整齊的屋舍。...
自干部人才“組團式”幫扶工作開展以來,莆田市第一醫院、寧夏醫科大學總院10名專家來到寧夏西吉縣人民醫院,通過“幫管理、傳技術、帶人才、扶學科”等方式,幫助醫院提升醫療、護理、醫技、管理等工作水平,譜寫...
“在家門口就可以給自家的電動自行車上牌,實在是太方便了!”近日,寧夏固原市西吉縣吉強鎮湖濱社區居民張曉玲為掛牌“流動服務小分隊”的便民服務點贊。...
“已搶救性挖掘古老的春官詞2000首,整理自創春官詞5000多首。”近日,西吉縣詩聯和春官詞學會負責人胥勁軍告訴記者,趁著冬季農閑時節,他忙著進村入戶搜集春官詞。今年以來,西吉縣發揮“文藝之家”等文藝...
近年來,寧夏固原市西吉縣依托當地紅色文化、生態自然景觀等優勢資源,大力推進鄉村旅游轉型升級。當地以“旅游+農業、旅游+文藝、旅游+康養”為主要發展方向,結合鄉村振興發展規劃,深度挖掘紅色、生態、民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