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大集,辦年貨,過大年。當鄉村集市上的吆喝聲越來越響亮時,年味也就越來越濃了。
說起辦年貨,大多數村里人還是更愿意去集市。這里有花花綠綠的糖果,炒得焦香的瓜子,炸得香甜的油圈圈;有此起彼伏的吆喝,你來我往的討價還價;有為迎接新年采買的客人,有為賺碎銀幾兩售賣的商販,這里有的是人們最熟悉也最熱愛的人間煙火氣。
牛旺旺是在西吉縣田坪鄉鄉集里常駐的商販,二五八的集,他趕了好幾年,春天賣菜苗,夏秋賣應季水果,冬天賣反季蔬菜,到了臘月里,他的攤位就變成了雜貨鋪子,干果蔬菜、水果糖果、雞蛋粉條,凡是過年能用著的東西,牛旺旺幾乎都賣。“因為這樣賺的錢多,像春節前的這段時間,我一集能賣1800元左右,純利潤能達到五六百元。”
牛旺旺家住田坪鄉大岔村,初入社會的時候,當過幾年廚子。雖然工資不算低,但花銷也大,存不下錢,為了改變這種情況,讓家人過上更好的生活,他回到了家鄉,成為一名“趕集專業戶”。
在集市里討生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四處進貨不說,早上還要起得很早,才能占到好攤位,但牛旺旺卻從不覺得辛苦:“只要生意好,再苦再累我也愿意。”牛旺旺喜歡趕集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集市離家近,家里的牲畜也能照顧到。
“我家里養著一頭牛,十幾只羊,五十多只雞,有時候誰家要羊肉我也會宰好送貨上門。最近賣的雞蛋里,有一部分也是我們自己家產的,這樣零零總總算下來,我家一年純收入近十萬元呢。其實咱們農村也挺好,只要勤快,哪里都能活人。”
2月3日,臘月二十二,正好又是一集。牛旺旺拉了滿滿一小貨車的年貨趕到集市,手腳麻利地把貨卸下來。擺歸正后,零零散散便有顧客上門了。年邁的老人給貪嘴孫子孫女買一把糖果,縣城里來的客人為了尋找純手工制作的土豆粉……牛旺旺招待著各方顧客,被陽光曬得黢黑的臉上,盡是憨厚的笑容。
在西吉縣趕一趟集,新春的欣喜與滿足,農村過年的歡鬧與氣派,就這樣撲面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