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春風,吹醒了沉睡一個冬季的大地,城鄉人流如織、車流如潮,迎著春風向未來進發。從葫蘆河畔起步,沿著人行道向縣城深入,迎面一棟棟高樓林立,街面干凈整潔。
環衛工人馬阿西一手拿著掃帚,一手拎著塑料袋,沿街搜尋清理垃圾。馬阿西負責公園西路千余平方米的街道保潔。她每天凌晨4時到崗,配合清掃車對“責任區”進行清理,然后和同事輪流對街面不定時保潔。
馬阿西負責的街區,屬于西吉縣最為繁華的區域,這里建有大型停車場、公園、商場,休閑購物,車多人多。在這個區域工作7年,馬阿西親歷街道環境從“臟亂差”到“凈潔美”巨變。
“之前一天能撿七八袋垃圾,現在一天連一袋垃圾都撿不滿。”馬阿西工作量明顯減少了。“街道干凈了,隨地丟棄果皮、紙屑、煙蒂的現象幾乎看不到,路牙石壞了隨時有人補修,車輛有專門的地方停靠,街道亂停亂放沒有了……”馬阿西的工作干得輕松有尊嚴。
西吉縣城干凈整潔,由表及里,延伸到居民小區、學校、醫院、市場、背街小巷,每一個角落。從統一規格的路燈、清晰的標識標線,到配套齊全的公共廁所、停車場,無一不體現出城市治理智慧和魄力。
“院子里有健身器材,出了家門就能鍛煉。”家住稅苑小區71歲的劉翠琴,邊健身邊夸贊。小區未改造之前,鍛煉需要到公園。“院子用水泥澆筑,上下水、暖氣管、電線都換成了新的,安裝了路燈、涼亭,有花園草地,和新小區一模一樣。”居民郭萬珍補充說。
“自治區衛生縣城創建工作啟動以來,縣委、縣政府始終把創建工作作為一項重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來抓,對標自治區衛生城市標準,全縣上下‘一盤棋’推進。”西吉縣衛生健康局負責人馮良斌說。
西吉縣把開展城鄉人居環境綜合整治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首戰”,圍繞實施健康寧夏和健康水平提升行動,全域開展群眾性愛國衛生運動,打造宜居宜業和美家園,改善城鄉居民生產生活環境。
改擴建城市道路、改造老舊小區,提升改造供熱、市政給水排水、排污管網,維修破損路面、填補缺失路沿石等。新建過街天橋、公共停車場、臨時停車場、移動環保公廁、垃圾中轉站等。全天候保潔、垃圾日收集日清運路燈亮燈率達到了98%。集中開展縣城綠化,新增綠地面積7萬平方米,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7.21平方米,綠化覆蓋率達38.08%。拆、清、整、綠、建、亮、管多管齊下,全縣295個行政村全部建立全域保潔機制,形成“戶分類、村收集、鄉鎮清運、縣處理”可持續治理模式,城鄉面貌煥然一新。
“四塵同治”“五水共治”“六廢聯治”成果鞏固擴大,河湖長制、林長制全面實施,西吉縣域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好轉,全年大氣優良天數比例保持在95%以上,葫蘆河玉橋國控斷面水質穩定在Ⅲ類以上。食品安全、飲水安全、公共場所衛生等民生安全屏障有效筑牢,醫療衛生供給能力不斷提升。經過不懈努力,西吉縣城鄉環境文明、整潔、優美、和諧,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續增強,近日被自治區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命名為自治區衛生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