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營街道供電所路口發生一起輕微交通事故,無人員受傷,要求處警。”12月10日下午5點30分,新營派出所值班民警接到110指揮中心指令后,一行4人即刻出發,3分鐘后警車到達事故現場。
兩名“藍帽子”民警和兩名“白帽子”交警的出現,一下讓擁堵的事故路口秩序井然。詢問筆錄、測量現場、責任劃分……不足10分鐘,這起小型貨車與摩托車相撞的交通事故處理完畢。
“我剛從附近淀粉廠下來,就碰見了這起交通事故。報警以后,交警和派出所民警在3分鐘就到達了事故現場,這要擱以前,至少需要20到30分鐘。”村民劉爐口中所說的出警率的明顯提升就得益于西吉縣公安局探索實施的 “交所合一”社會治理警務新模式。
西吉縣縣域面積廣,人口基數大,特別是道路狀況復雜的鄉村,一旦發生交通事故,城里交警很難在第一時間趕到現場,而熟悉當地情況的派出所民警又沒有處警的權限,這其間耽誤的時間有可能足以挽救一條生命。如何化解這一鄉村治理的難題,成了西吉縣副縣長、公安局局長楊建仁的一塊“心病”。
在大量的實地走訪和調研中,一個以“黨建引領、交警入駐、整合資源、優化配置”的新模式在他腦海中漸漸清晰,最終成為破解其“心病”的一劑“良藥”。
今年9月,西吉縣公安局以19個派出所組成的5個聯合黨支部為基礎,將原有交巡警中隊整合到相應黨支部,加掛交巡警中隊牌子。建立以黨支部書記負總責,各派出所所長為直接責任人的農村道路交通管控責任機制,積極發揮了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把基層黨建的政治優勢轉化為基層治理的工作優勢,按照“機構設置到位、警力下沉到位、經費保障到位、人員工作到位”的舉措,構建起“維護治安、管理交通、保障安全、服務群眾”于一體的社會治理警務新模式。
今年50出頭的唐國強就是諸多下沉到鄉鎮派出所交警中的一員。
“自進入新營派出所以來,我們干的工作更多了,既要處理交通事故,維護交通秩序,還要參與當地的治安巡邏。”工作雖比以前更加瑣碎和辛苦,但可以在最短時間內趕到現場,保障群眾安全,他覺得很值得。唐國強和其他4名交警的加入,不僅壯大了新營派出所的警力,還提高了當地的處警效率和治安防控力度。
“‘交所合一’后,新營交通巡邏檢查中隊就進駐在我們所里,警力不足問題解決了不說,還在路面管控和鄉村治理方面,給了我們很大的幫助。特別是老百姓看到交警也進了派出所,所以,酒駕、無證、特別是超載拉沙子的舉報電話也就直接打到了所里,三個月的時間,我們已經處置了五、六起案子。”說話的王志強不僅是新營派出所一所之長,還是此次“交所合一”后,新營、紅耀、火石寨三家派出所新組建成立的聯合黨支部書記,作為“大家長”,他在維護本轄區治安、處理警情的同時,還要肩負起調控“三所”聯合“作戰”的任務,“只要是‘三所’轄區內發生的治安案件和交通事故,在接到市局110指令的第一時間,我們會根據就近處警的原則,指派警力到達現場。”
“交所合一”縮短的是出警時間,延長的卻可能是群眾的生命。
“我們‘交所合一’社會治理警務新模式的實施,真正實現了‘1+1>2’的聚合效應,切實扭轉了農村道路交通事故多發、頻發的被動局面。這一改革,不僅使交通管理和社會治理更接地氣,與群眾更加貼心,還是公安機關配合當地政府進行農村地區綜合治理的一次有益嘗試。”楊建仁話語堅定。
自“交所合一”新模式運行以來,兩個不同警種“合二為一”,西吉縣群眾安全感明顯提升。截至目前,全縣共查處各類交通違法行為8058起,同比上升12.5%;查處超員、超載、酒駕、無證等違法行為415起,同比下降9.3%;農村地區發生各類交通事故126起,同比下降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