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西吉縣退出貧困縣序列,曾經山高坡陡、交通閉塞、十年九旱、靠天吃飯的西海固變了樣。在這場改變中,各級法院干警是親歷者,也是服務者。
為了讓群眾致富,我市兩級法院駐村工作隊在扶貧一線抓產業,致富增收;兩級法院機關抓涉農案件快審快結,疏通阻礙。在法院15名駐村第一書記的協調幫扶下,生態油坊、生態醋坊、養殖場、蔬菜基地……新型農業設施拔地而起,原州芍藥花、西吉黑山羊、隆德土蜂蜜、涇源黃牛肉、彭陽紅梅杏等特色農產品供不應求。
為服務保障脫貧攻堅,市中級人民法院先后出臺《全市法院服務和保障脫貧攻堅20條意見》《關于為決勝脫貧攻堅提供司法服務和保障的15條意見》等,市縣兩級法院主動投身脫貧攻堅主戰場,為脫貧攻堅事業提供了堅實司法保障。
隆德縣法院法官張志凱,每周都要抽出一天時間,在陳靳鄉陳靳村矛盾糾紛調解中心“坐班接診”,為群眾答疑解難?!坝惺略诖宀烤湍苷曳ü伲妒露寄芸焖俚玫浇鉀Q,比去縣上方便多了?!贝迕褛w志義說。脫貧富民戰略實施以后,隆德縣法院建立了“一村一法官”機制,要求員額法官定期駐村工作,將矛盾糾紛化解在鄉村一線。2019年、2020年,隆德縣法院受案數連續兩年減少,成為寧夏唯一一個案件實現負增長的法院。
法治服務打通了服務基層“最后一公里”,為群眾增收致富提供了強有力的法治保障,讓群眾吃了“定心丸”。
在西吉縣脫貧前夕,震湖法庭審結了一起涉農案件,從立案到辦結僅用了兩天時間。
一個月前,西吉縣震湖鄉黨岔村村民段永剛為2萬多元的土豆貨款發了愁。原來,11月上旬村里來了上門收購土豆的商販,許諾上門裝車,當場結款。段永剛想著這是好事兒,省了運費,又能當場拿到現金。于是將今年收的所有土豆都賣給了商販,但商販在付款時稱微信限額,拉走土豆后又借故拒不支付貨款。
在第一書記的建議下,段永剛到震湖法庭求助。法官看過段永剛和商販的聊天記錄后,當場立案并匯報情況?!斑@是涉及農民增收的案件,要快審、快辦,如有故意制造糾紛,拖延履行薯農款項的不誠信行為,要堅決遏制。”西吉縣法院代院長李軍告訴法官。
送達案件時,商販謊稱自己不在西吉。但是在法庭干警告誡與耐心勸導下,商販主動聯系段永剛,將拖欠的2.5萬元貨款全部兌現。
法律是嚴肅的,不允許任何人觸碰底線,但也是溫情的,為群眾過上幸福日子保駕護航。
幾年前,原州區開城鎮郭廟村劉勤君夫妻倆商量著要進城,全力支持在城區上學的三個孩子,“雖然國家政策好,但是脫貧致富最終要靠自己。只要娃娃有出息,在哪致富都一樣。”
時任郭廟村第一書記的原州區法院干警劉志聰與院黨組協調,不僅讓三個孩子享受到法院的“春雨助學基金”資助,還幫助劉勤君的妻子找了一份餐廳服務員的工作,每個月收入2000元。如今,三個孩子都順利考上了大學,夫婦二人也常年住在城區,年收入兩萬多元。
“脫貧致富,就要跳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傳統思路,主動發展產業?!笔兄屑壢嗣穹ㄔ涸洪L董軍說,“產業要有銷路,銷路要有保障,保障要靠法治?!?/p>
三年多來,我市兩級法院共出臺服務保障脫貧攻堅的文件16項,審結涉農案件1664件,訴前化解涉農糾紛近2萬件,為建檔立卡貧困戶提供司法救助426萬元,幫助5178戶近3.3萬人實現了脫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