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原市西吉縣偏城鄉馬灣村的養雞大戶王保倉近幾年發展勢頭良好,這得益于村里幫扶單位的大力支持。
馬灣村的幫扶單位是固原市紀委與國網固原供電公司,幾年的幫扶使村容村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村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這其中的消費扶貧模式讓馬灣村有了穩定的經濟來源。
馬灣村村部距離偏城鄉街道不是很遠,交通便利。扶貧工作隊認為馬灣村有發展優勢,但由于思想認識局限、發展動力不足,村子的發展不盡如人意。兩家幫扶單位剛一進駐村子,就開展了走訪調研活動,查不足、剖根源、理思路、定措施,為156戶常住戶謀劃發展路徑。
幫扶單位結合馬灣村實際,因戶施策,逐村逐戶落實幫扶措施。他們發現養雞在馬灣村容易被村民接受,這一產業便被提上議事議程。扶貧工作隊通過制定“1塊錢兜底保障計劃”和“2+9”元養殖扶貧推廣模式,幫助和鼓勵村民通過養雞增加收入。“前后為有需求的常住戶購買了月子雞苗1.13萬只,村民每只雞苗只需要出2元錢,供電公司出9元錢,產的雞蛋每個以一個1元的價格兜底銷售。”副支書童占江介紹,“村民有了‘定心丸’,養雞的積極性就更高了。”
王保倉就是受益者。他是馬灣村的養雞大戶,養了2000多只,也是消費扶貧訂單中的雞蛋供給大戶,“有了這些訂單保證,自己再跑跑市場,不怕搞不好。”
將扶貧農產品用于國家法定節假日慰問及困難職工幫扶救助慰問等活動,并號召固原供電系統職工積極參與扶貧農產品愛心訂購。幾年來,馬灣村的雞蛋、月子雞走進了供電公司的食堂、職工家中、企業合作單位中,通過各級組織和個人開展消費扶貧的月子雞、月子雞蛋收入有36萬余元,戶均增加收入2300元。2020年,通過訂單消費,已有15萬枚雞蛋走出了馬灣村。
王忠貴是馬灣村的致富帶頭人,他沒有選擇養雞這項產業,而是選擇傳統的養牛產業。2017年底,在外多年的王忠貴回到村里,跟著政策建牛棚、建青貯池,得到扶貧政策的幫助,幫扶單位也看在眼里。不僅在資金、項目上給予幫扶,還帶他到臨近的興隆鎮、什字鄉學習養殖、銷售等經驗。如今,他養殖的100多頭牛膘肥體壯,成為村里的養殖大戶。
還有畢占祥,他在幫扶單位的幫扶下,日子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原本他的日子過得還不錯,幾年前兒子結婚,讓他欠下了十幾萬元的外債,這可愁壞了畢占祥。“當時窮得沒有辦法形容,但是日子還得過。”畢占祥說,“通過扶貧貸款買了3頭牛,又在幫扶單位的幫助下建了牛棚。只能慢慢往起爬,再沒有辦法。”村上將其又納入到公益性崗位,加上低保等兜底收入,日子一年一個樣。如今,畢占祥不僅還清了外債,還有了一點存款。
他們的變化,點點滴滴中都有幫扶單位的身影。2017年底,馬灣村動力電通到了村民家門口;2018年爭取項目,打通了一座土壩,紅峴子組到村部的4公里路程縮短到2公里;2020年,偏城街道至馬灣村部的主路全部硬化……
如今,馬灣村人均年收入由2014年的2730元增長至8500元,電力扶貧的“馬灣樣板”成了大家口口相傳的佳話,“馬灣模式”讓村民搭上致富順風車。“就是要借助我們的行業優勢,為群眾的日子注入發展活力,轉變群眾的思想,從‘要我脫貧’向‘我要脫貧’轉變,激發他們的內生動力。”固原供電公司扶貧隊員王鐘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