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農歷正月初八,19時。按照約定好的時間,西吉縣震湖鄉李章村、黨岔村社火隊準時出莊,立眉村社火隊早早在村口前等待接迎,聯合演出,向立眉村父老鄉親拜年。
在距離立眉村僅有500米路程時,李章村和黨岔村的社火隊停了下來。派出兩個探馬(即先鋒),前去打探消息。兩個探馬看見立眉村村口燈火明亮,立馬返回,報告春官:“前方有燈火。”春官大聲喊道:“再探!”
只見那兩個探馬又一次跑向立眉村,到達對方社火隊伍面前。頭戴風帽、長須長袍、手執羽扇的春官冉朋章,站在社火隊最前面。“探馬探馬好探馬,頭上腳下一朵花;急扶探馬快起來,告知年兄我接他。”冉朋章大步走到探馬前說道。探馬聽到后,轉身跑回,將這一消息報知自己的社火隊伍,春官一聲:“退下!”揮動羽扇,一路向前。
春官“說春”,社火迎新。
“十字路口迎年兄,年兄見了年兄親,我接年兄笑盈盈。”“理應接來理應迎,財門燈亮接得濃。”“我接年兄到門前,歡天喜地來拜年。”“年兄接我接得歡,福祿壽禧都接全。”社火隊會合后,霎時立眉村鑼鼓喧天,煙花繽紛炸開,寂靜的村莊沸騰起來。兩方春官在“三接三送”中把中國禮儀美展現得淋漓盡致,他們邊走邊揮動羽扇,以新年祝詞對壘,朗朗上口地“說春”,將祝福、吉祥、春的勃勃生機、春的希望送給父老鄉親。
龍騰盛世,龍馬精神。
舞龍、旱船、掌彩燈等各種特色民俗表演接連上場,表演隊員紛紛使出渾身解數、展示各自絕活,村民們一路跟隨社火隊伍,翹首觀看,喝彩聲、歡笑聲、鑼鼓聲不斷。“太熱鬧了,大家聚在一起耍社火,這才像過年,希望我們的日子也像社火一樣,紅紅火火!”村民蒙瑞麗說,她帶孩子過來觀看社火表演,讓孩子了解和感受傳統民俗文化的魅力。
抱著孩子看社火,老老少少都樂呵。
“立眉村山連山,真是金山對銀山。立眉人民若要富,鄉村產業邁大步。養牛羊來致富,山上種草又種樹。”立眉村黨支部書記郭瑞軍,也是社火隊伍里的春官之一,他就地取材,現身說教,起到了寓教于樂的作用。“去年,我們村深化‘村集體+企業+合作社+農戶’等聯農帶農模式,培育合作社4家。出欄300多頭牛,收入達260萬元,出欄800多只羊,收入達56萬元,糧食種植收入達30多萬元。常年外出務工200多人,務工收入達140萬元。人均純收入達1.3萬元。”郭瑞軍說。
西吉縣春官地域特色鮮明、即景說唱,深受當地群眾喜愛。春官作為社火表演中的“領頭羊”,不可或缺。為了開拓新時代春官傳承新路徑,2017年,西吉縣成立了集春官詞、楹聯非遺傳承保護和學術研究演藝為一體的民間學術組織“西吉縣詩聯和春官詞學會”,開辦了“春官詞空間課堂”,挖掘收集整理出瀕臨失傳的傳統春官詞2000多首,收錄創作春官詞5000多首,出版紙質會刊《西吉詩聯》6期,微信公眾號平臺推送電子刊物470多期。同時,培養春官傳承人160多名,其中,自治區級傳承人2名,市級傳承人8名,縣級傳承人12名。